驼背翁捕蝉 驼背翁捕蝉 驼背翁捕蝉故事

  驼背翁捕蝉故事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

  “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他说:“捕蝉首先要学练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竖立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手到擒拿,得心应手么?”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谈,无不感慨万分。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深有感触地议论说:“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学好任何本领都需苦练扎实基本功,专心致志,日积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驼背翁捕蝉 驼背翁捕蝉 驼背翁捕蝉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251/213121961258.html

更多阅读

螳螂捕蝉教案 jqx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案教学目标: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2、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3、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云中凤这几天经常想起本文标题这个成语。为何呢?当然与审B有关。须知,天下事都是利益之事,不管国家之间、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与个人之间。不管是做官、发财,还是名利情色。但有一条原则,就是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做

第56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系列专题:《三个美女的职场江湖:加油!格子间女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就在维维与Mike相遇当天,另一家参与投标的致安公司也没有闲着,他们找到一个关键关系,正紧锣密鼓地联系,争取得到湖北省这张两千万元级的订单。  湖北省这次投

老板、员工、法律大PK:螳螂捕蝉,黄鹊在后

一部新劳动法引发的“角逐”—— 老板、员工、法律大PK:螳螂捕蝉,黄鹊在后 企业以往对待员工的许多习惯做法,明年起将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严厉制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部新劳动法引发老板、员工与法律之间的大PK。《劳动合同法》

声明:《驼背翁捕蝉 驼背翁捕蝉 驼背翁捕蝉故事》为网友嘴巴子过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