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画册 历史的大融合 古代仕女画册为何都是单眼皮?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啰?

但所谓“古代”,要看古到什么时候。秦、汉以前,汉族的血统或许较纯,这从出土的秦俑可以得到证明。秦俑脸宽、鼻扁,而且都有一双单眼皮的凤眼,正是典型的蒙古人种。但是到了晋室东渡之后,汉族的遗传结构就不可能再像秦、汉时那么”纯粹”。公元四至六世纪(魏晋南北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五胡乱华),结果入侵的异族大多被汉族同化,南下避难的汉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土著民族。灿烂的大唐文明,就是这次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根据族群遗传学,如无重大外力干扰,在有限的时间内,族群的基因组成维持恒定。对汉族来说,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正是”重大外力干扰”。”干扰”的结果,汉族的遗传结构不可能不发生变化。

传统审美观的没落

尽管肖像画中的男女人物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但历代仕女图中的美女,却无所例外地都是单眼皮。这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为人画像,必须忠于事实,但绘制仕女图却无此限制,只要依照约定成俗的审美观,就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人。历代的审美观并非一成不变,如唐人崇尚秾艳丰肥,明、清崇尚纤弱轻柔,但唯一不变的是:对细长凤眼和单眼皮的偏好。在绘画中,从现存最古的一幅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起,一直到清末民初,甚至到抗战以前,对单眼皮和细长凤眼的偏好从来没有变过。

仕女图中千篇一律的单眼皮,在晋朝和唐朝可能出于写实。当举目所见,无论男女无不是单眼皮时,形诸丹青自然不可能出现双眼皮,这就像西方画家不会将西方人画成单眼皮的道理是一样的。然而,宋朝以后,将美人画成单眼皮却成为一种程序。程序的形成,或出于陈陈相因,或出于长期以北方为文化中心所形成的审美观的制约。总之,在中国人的审美观未被西方的审美观凌越之前,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定是有自己的标准的。

历史变迁画册 历史的大融合 古代仕女画册为何都是单眼皮?

这种中国人的自家标准,大约在抗战前后被彻底摧毁。我曾到中正艺廊参观”百年版画海报精品展”,从展出的”月份牌画”中,大致可以看出中西易势的过程。月份牌画肇始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是一种参用西画技法的仕女图广告画。早期月份牌画所画的美女,体态较为纤弱,眼型以细长凤眼、单眼皮居多。到了后期,体态普遍较为健美,眼型则以双眼皮、大眼睛居多。转变的轨迹清晰可寻。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历史的大融合 古代仕女画册为何都是单眼皮?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351/743995168433.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真实的“大楚皇帝”张邦昌 张邦昌 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大楚皇帝”张邦昌宇声星空按语:转发博友学苑出版社《还原一个真实的张邦昌》。五年前博友张开怀写有《张邦昌:一身软骨病做帝也短命》,当时我做了推荐。三篇文章一并发出。不是要为“奸臣”翻案,只是对历史和历史人物

袁剑---大拐点5_Waterstone 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5

风险莫测的时代2012-05-21  ——《大拐点》选载之五  如果经济高速增长真的离我们而去,那么,即将到来的很可能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个速度更低但质量更高的时代,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  对于经济危机,很多人都喜欢盯住泡沫破裂,银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陕西岐山地震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地震。

历史的最大荒谬――关羽死后被封王封帝 关羽死后赤兔马

历史的最大荒谬――关羽死后被封王封帝凉月轻风公元219年10月,曹操欲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并建议挑拨孙权攻打关羽。同时孙权因一向对关羽不满,又对荆州觊觎已久,主动向曹操请缨攻打关羽后方。吕蒙受命偷袭荆州,荆州

nba历史10大得分后卫 NBA历史上的10大传球高手

  传球是一门艺术,有的让队友形成了最终得分,有的虽然最后计算下来不是助攻,但是在场面上依然能给我们很大的享受。在NBA历史上也有很多以传球和助攻作为自己特点的球员,以下为NBA历史十大传奇传球高手。  第十名:斯科特-斯凯尔斯

声明:《历史变迁画册 历史的大融合 古代仕女画册为何都是单眼皮?》为网友如胶似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