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写亲情的文章 风花雪月款款情 宋词名家缓缓说(系列文章15)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名家写亲情的文章 风花雪月款款情 宋词名家缓缓说(系列文章15)

(系列文章--转载之15)  

宋祁

  【派别】婉约派

  【文集】《宋景文集》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大凡名人出世总会有一番异象,相传李白降生时有人观到文曲星坠地,后李白名垂千古,成为一代诗仙。宋朝的“二宋”宋祁兄弟来得也是非比寻常。据其乡人传,宋祁的兄长宋庠出生时,其母梦见有一朱衣人遗其一颗大珠,受置于怀上,醒后仍觉有珍珠偎在怀里的温暖。后来又梦见前番朱衣人再次前往,怀揣一部文选送予宋母,遂生宋祁。宋祁小时候被乡人称作为选哥。珠宝喻显贵,而文选喻才情,后果真亦是如此,宋庠官高至相,而宋祁诗词文俱是了得。

宋祁少时家景寒贫,过着数米为炊的日子,因无钱资书,只能四处向乡人求借而读。兄弟两人在家自学,无师无友,但天资聪颖,加上昼夜苦学,终习得满腹诗书。后宋祁投其文章于安州太守夏文庄,此时两人虽为布衣平民,然文庄见其两人文思了得,遂厚待之。一次宴请宋祁兄弟两人,席间作落花诗,宋庠沉吟片刻云:“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空到地香。”宋祁后云:“将飞更作回风舞,飞落犹存半面妆。” 文庄言:咏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当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当作宰相;又言小宋不能及其兄,但也应该会登科中举。后皆为其言中。(见《青箱杂记》)

宋祁少时才名已显,晏殊甚爱之,屡请祁赴宴,欢饮达旦。后宋祁之好宴饮为乐,受晏殊影响甚深。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载:“宋景文好客,会饮于广厦中,外设重幕,内列宝炬,歌舞相继,坐客忘疲,但觉漏长,启幕视之,已是二昼。名曰不晓天。”昼夜狂欢,生活极其浪漫放逸,就是今人见了也不免为叹。宋祁一生所交红颜众多,但不似崔颢娶妻一定是要择美,稍不惬意即弃之,凡易三四。宋祁为性情中人,实引为红颜知己。宋祁最喜于筵前酒边、花前月下赋词吟诗,所以他的词多风流闲雅,读后让人心旷神怡,后人称其词妍丽而不轻薄,和雅而不尘靡,纵观其词,有韵亦有境。

一次宋祁经过张先家时,命仆僮呼之“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在屋内大声应道:“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古今词话》)。其“红杏尚书”的美名得之于名篇《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倘若直译,这首词的大意是: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这首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片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首先是“縠皱波纹迎客棹”,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绿杨”,“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盛开的桃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片再从词人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的美好做进一步烘托。“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二句,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词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引以为“浮生”之“长恨”。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主观要求。这要求是“无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人道是宋祁的词作“妍丽而不轻薄,和雅而不尘靡”,试看一首《蝶恋花·情景》:

 

  绣幕茫茫罗帐卷。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皇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此为闺情词。词中细腻、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个闺中少妇春睡方醒的神态和她醒后忆梦的绵绵情思。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梦中方醒的情态,塑造出一个娇慵、困倦、淡漠、惆怅的少妇形象,下片通过女主人公对梦境的回忆,揭示出她的内心世界。 

上片起首一句,通过描写绣幕的空荡和罗帐的高悬,渲染出女主人公的孤寂、空虚,把她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矛盾含蓄而细腻地揭示了出来,为全词营造出迷离恍惚的意境,为全词表情达意作好了铺垫,定下了基调。以下两句,勾画女主人公梦中初醒、娇软无力、媚眼惺松的神态。“腾腾”与“懵腾”同义,是睡眼朦胧、神志不清的样子。“娇波慢”是说妩媚的眼睛迟缓地转动着。上片结尾两句进一步刻划少妇春睡乍醒的神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她那面带枕痕、头钗滑落的倦慵、无聊之态。“腻云”,形容润泽的头发。 

  过片写女主人公春睡方醒,回忆适才梦中的欢聚,面对人远楼空、衾寒枕冷、寂寞难耐的现实,心中惆怅不已。“泪落”两句为词中名句,写女主人公惊梦、忆梦、念远、伤远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盈盈热泪,以致于泪水洗却了脸上化妆用的“蜂皇”。这两句,通过富于立体感和动态美的色彩线条的转换变化,细腻传神地刻划出少妇内心的复杂矛盾,给人以深婉的美感享受。结尾两句,画龙点睛,以情语收束全词,使全词所抒写的情思波澜起伏,顿至高潮,给人以余韵无穷、意味深长的感觉。“翠鬟”,是妇女发式的美称。“芳心”,指妇女美好的心灵。 

此词体贴人情、描摹物态无不形神兼备,细致入微,显示了作者高超而深厚的艺术功力。

宋祁痴情多情且处处留情。有一次在过繁台街的时候,正好碰见浩荡的皇宫车仗,因来不及躲避,差点就撞了上去。忽帘内有一宫女呼“小宋也”,宋祁在其揭帘而望的一刹那,双目对视,周身便如火焚。但见那宫女生得皓齿明眉,色若春晓之花,将个宋祁看得呆愣住了。此后他仍时刻记着这天发生的一幕,后作词一阙《鹧鸪天》云:

  宝毂雕轮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帷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纵观此词,尽管是宋祁将前人的诗句词句糅合在一起,却也是畅如流水,正好表达了他不能尽言的情意。宋祁开始只是在家里让歌女唱唱而已,却没想到一下子传到了都下,直达禁廷,最后仁宗皇帝也知道了此词。且通过歌女的禀述知道此词为宋祁所作,并且也知道了此词所作的经过。后仁宗追问宫人是谁在帘内呼小宋,有一宫人遂自陈。于是,仁宗立刻设宴御,召见翰林学士宋祁。宋祁得知皇上知道其因思慕宫人而作词便惶恐之极。仁宗非但没有怪罪宋祁,反而惜其才笑道:“蓬山不远”,遂将宫女赏赐于他。宋祁因祸得福,不仅抱得美人归,还得到了仁宗皇帝的特别青睐,可谓是一举两得。后清人王士禛羡而言之:“小宋何幸得此奇遇,令人妒煞。” 此词中多引用前人之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均出自于唐人李商隐的《无题》诗;“车如流水马如龙”则是出自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

宋祁的这种优游风流、纵酒买醉、轻歌曼舞的生活却也遭到过旁人的不满。宋祁之兄宋庠为人正派,很看不惯弟弟的这种花天酒地的行径。宋庠为相之时,一次在元霄晚上,仍在书院里伏案研读《周易》。后听说宋祁却在府中高点华灯,拥妓醉饮,第二日便让身边亲信捎去诘问之语:“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还记得那年元霄节之时在州学内吃着冷炙残羹?”宋祁听后不以为然,并笑之言:“须寄语相公,不知那年吃残羹冷炙到底为甚?”宋庠听后无语。后来宋祁罢参知政事一职,知扬州府,以双鹅赠梅尧臣,梅尧臣受之作诗言:“昔居风池上,曾食风池萍。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诗。”此诗以曾食池萍之鹅喻宋祁,又将祁同王逸少作比,多少有一些嘲讽之意。宋祁看后,大不悦,好心赠人礼物,却是搬起石头终砸了自己的脚。

宋祁与晏殊,仕途都很顺畅,宋祁并没有经历过大的宦海沉浮,一生富贵显达,可以说几乎是不识愁苦滋味。这种人生经历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些欢快之音,与他的“行乐还须年少”思想相符。其有一首《锦缠道》: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

  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此词叙写春日出游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词的上片着意描写春景,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全篇紧紧围绕春游这一主题,既描绘了桃红柳绿、花鸟明丽的春日景色,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郊游宴乐的豪情逸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日景色的迷恋热爱之情和对郊游宴乐生活的向往赞赏之意,这是词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起首两句以报春燕子的呢喃声开始,声形兼备、时空交织地表现出春光迷人、春昼变长的意象。接下来两句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一语以人工织绣之美表现大自然旺盛的生机,很见特色。上片结尾三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喻为宫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经雨的海棠,红似胭脂;柳叶儿不是才舒娇眼,而是尽展宫眉,翠拂人首。 

过片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活画出词人自身的情态。“醉醺醺、尚寻芳酒”,前三字是一个近景特写,后四字醉而更寻醉,以“尚”字的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此三句是承上阳春郊游的无比欢畅,是寻乐意绪的延续和归宿,故呈现出明丽柔媚的色彩。

此词一反当时词坛以哀情写春景的风气,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热闹,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等描绘了狂放的自我形象,从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从而也使此词当时词风中自具一格。

后有学者认为,宋祁这里引用杜牧诗句,实是表达为清明时节孤身旅人的悲凉情怀,不能消尽凄迷意境的底色。或许应该是误解,“携手”两字即已告诉了非孤身一人。朱淑贞有词句云:“携手耦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所言为一对青年男女相依而行于耦花湖畔,宋祁词意与朱淑贞词亦是相仿。

总之,这首词以风流闲雅的笔调,通过明媚鲜妍的艺术形象和欢快酣畅的情致与韵律,抒写了及时行乐的人生况味,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宋祁一生对后世之贡献,还在于编撰《新唐书》,列传一百五十卷就出自于宋祁之手。当时朝廷命欧阳修修撰《新唐书》,宋祁辅佐欧公。宋祁晚年知成都府,携唐书以刊修。每次宴毕,便开寝门,垂帘,燃二椽烛,和墨伸纸,媵婢夹侍,亲近之人皆知道尚书是要开始修唐书了。窗纸上映着宋祁的清影,望之若仙人。尝有一日,天降大雪,觉屋内冷,宋祁便吩咐添厚帷幕,燃起椽烛,又命左右生起两巨炉的炭火,屋内暖如春昼。诸姬环侍,晏殊方才磨墨濡毫,辛苦半日一卷尚未修成,顿觉倦怠。于是顾诸姬言:“汝辈俱尝在人家,颇见主人如此否?”诸姬皆曰无有。后一姬言:“昔主公遇此天气,只是拥炉命歌舞,引满大醉而已。” 宋祁乃搁笔掩卷,起索酒饮之,畅欢达旦。(见《东轩笔录》)宋祁为一率性之人,不能言其不经苦,读此事后也顿时觉得宋祁真莫名潇洒。

宋祁一生尝几次作落花诗,暮年守圃田又作诗云:“香随蜂蜜尽,红入燕泥干”。大家俱言:宋祁将与落花共尽,未几果卒。颇似秦少游,作词云“飞红万点愁如海”,被人言少游必不久于人世,何曾有愁如海水之多理。一语皆是道破天机。  

【小传】: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人(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原有文集一百五十卷,已散佚。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辑有《宋景文公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651/540240245205.html

更多阅读

写父亲的经典文章 名家写父亲的文章

文学作品中,对母爱的描写最多,却鲜有对父爱的描写。在名家写过的关于父爱的文章,你影响最深刻的是那篇呢?名家笔下的父亲形象又什么不同,表现的父爱又有什么不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名家写父亲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名家写父亲的

名家写母爱的文章简短 写母爱的短文章

每个母亲都是非常美丽的,当她们有了子女之后,便把自己的那份爱美之心转移到对孩子的爱中了。但是,母亲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写母爱的短文章,希望对你有用!关于写母爱的短文章1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真诚

名家写母亲的文章 作家的文章,名家文章

你喜欢阅读吗?平时是否有看到一些著名的作家的作品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名作家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名作家的文章:我的家在哪里冰心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

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 写亲情的文章阅读3篇

亲情最淡也最浓,它永远也不会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似乎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但它又永远是人内心深处最深沉、最难以割舍的情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亲情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写亲情的文章:人间亲情在我们院子里,有一

短篇文章美文300字 关于亲情的美文300字_写亲情的文章300字

亲情是人间最温暖的阳光,感受亲情既是抚平心灵创伤的妙药,也是激发生命力量的源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亲情的美文300字,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亲情的美文300字篇1:感受亲情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主线,尽力的去抓住生

声明:《名家写亲情的文章 风花雪月款款情 宋词名家缓缓说(系列文章15)》为网友海蓝色裙子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