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终于没有像父母与社会写好的,丢失掉夏天的样子,坠入每一个焦头烂额的加班夜。我终于开始在演自己原创的剧本,用所有的狂热,来证明一种可能的简单。”
——肥肥鱼
“扔掉昨天的自己,走向未知的将来”
2011年,在论坛做编辑的@肥肥鱼突然决定辞职,同事问他:“你要去哪家公司?”,他回答:“我去流浪。”在旁人惊羡的目光中,肥鱼带着吉他、相机和仅有的2000块钱,踏上了大半个中国的流浪之旅。
泸沽湖
“希望在记忆力和身体都还不错的20多岁,能够出去多学一点东西,而不是去赚一点其实也不够用的钱。”平时,肥鱼在包吃包住的客栈和青旅打工,空闲时就带着吉他去卖唱,攒够路费,就去往下一个城市。
泸沽湖
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人:画插画的、弹吉他的、开客栈的、做菜的、养宠物的;也经历了很多事:在曾厝垵与整个村子的文艺青年一起吃四川干锅和爆辣火锅、划船到泸沽湖的荒岛,带着一只鸡和一筐土豆,用当地特有的调料天然碳烤,“我现在说起,还会回想到那天飚(方言biao,表示馋)口水的感觉!”
泸沽湖烧烤
经过时间淡化之后,肥鱼把还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写出来,显得格外打动人心:
也想起有次在泸沽湖的旁边,划着船,带着土鸡土豆和啤酒,
就在浪潮的旁边垒砌小石一堆,铺上耐燃的木,只有岸边有浪,
湖却平静如镜,白云如从地面长出,伸延至天空。铺在木炭上的鸡肉,
和着大家的谈笑,烟与香这么四散开来,心上都是舒坦,
撒上摩梭人家自制的干碟,口水汇成了湖泊。
那天究竟肥了几斤早已忘却,
可潮水混着肚皮圆滚滚的拍打,那样的日子总是难以忘却的。
在旅行途中,肥鱼很喜欢摄影。生活里美好的事、美食、风景、劳动的人,都可成为拍摄的对象。最让肥鱼震撼的事有两件,有一年他去了零下30度的吉林雾凇岛,想在那边拍摄雾凇。肥鱼一个人站在一片雪原上,等了三四个小时的日落。拍到照片回村的时候,手机只剩下一格电。由于肥鱼住的村子在岛的边上,回村就要过河,当时天色已晚,摆渡的人已经下班了,“零下30度,鞋子都湿了,差点就没回去。”但当肥鱼看到自己拍摄的青雾下的树,就会产生一种享受孤独的感觉:一棵树的美、一个人的美、孤独的美。
青雾下的树
还有一次,肥鱼去青海湖露营,发现了另一个露营的大哥。他开着车,带了全套的渔具,很华丽的床垫、甚至还有发电机。“我们都好奇他大概是谁,结果后来发现他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到周日,就带着老婆跑到那边去露营。”那一天,肥鱼看到了平凡人的浪漫,“在他所拥有的里面,他已经给出了最大限度的浪漫,那种纯度是我所想要的。”因此,肥鱼越来越关注平凡人,并去拍摄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那种真实,和他们的那种美妙感,我很喜欢这些东西。”
青海湖
“料理是一场原地的旅行”
第一次旅游之后,肥鱼在家里宅了半年,学习做菜。肥鱼做菜的初衷很简单,也很朴实,“万一家人生病住院了,可以不用吃医院的饭菜。”他认真地学习大菜老师的川菜菜谱,并且把做菜和摄影相结合,做了一个摄影项目,名为“料理是一场原地的旅行”。“人能拥有的最大幸福,莫过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吃货,制做着最有味的梦。”
肥鱼的小面
在肥鱼看来,做菜和旅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做菜会有颜色,味道,可以分享,可以获得别人点赞,而旅行,也是去获得新的颜色、新的味道和新的感受,“我在厨房也可以感受到原地的旅行的感觉”。专心地做菜,开心地瞎拍,肥鱼一直强调的“生活化的生活”,或许就是在原地发现远方的美。
厨房的储物柜
肥鱼做菜的天赋很高,他的下厨房主页上,也都是很正宗的川菜。土豆、蔬菜和鹌鹑蛋浸在撒了芝麻的秘制红油里,裹着一层麻辣的汤汁,这是钵钵鸡;水煮肉片里加了辣椒块儿,又撒上辣椒末,有嚼劲的肉和浓郁的汤融化在一起,辣椒的红色冲击着视觉神经,带给人一层又一层的诱惑。
钵钵鸡
尽管拥有14000个粉丝,菜谱也得到了大家的成千上万的喜爱和收藏,但是肥鱼很谦虚:“它们(菜谱)流行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比较好做吧。”在做菜领域,肥鱼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学徒,“我还挺传统的,就是直接去找@ran大神的四川菜谱,包括@labrador 大神的菜谱,直接照着做。”
水煮肉片
肥鱼说自己并没有对菜谱进行创新,但也许就是因为耐心细致的讲解、朴实真诚的态度和食物里传递出的生活感,肥鱼的作品依然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我觉得还是要踏实一点去走路吧,”肥鱼说。他的拿手菜是香辣粉蒸排骨,蒸好直接撒点辣椒淋油,连盐都可以不用放,这也展现了肥鱼的生活态度:不愿意被捆绑,不用去刻意迎合别人的期待,一切都遵从自己的喜好。
香辣粉蒸排骨
最终,肥鱼选择定居在成都。“走遍全国之后,觉得我的味蕾是四川的,我也很喜欢成都这样安逸的生活。”他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周只工作一天,给大家教授吉他课。
肥鱼眼中的成都
吉他班的同学结业聚会
除此之外,就去“拍拍城市,去吃东西,和朋友聊聊天,给他的小朋友拍拍照,过一个很平凡的,也是很生活化的生活。”肥鱼有大把的空闲,让他能够扛着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在慵懒的城市慢慢地消磨时光,“我觉得是在积累和酝酿什么吧,因为有时间嘛,你就总能够出现一些东西的。”
和朋友野餐
“去做很多有意思的事”
肥鱼的有光工作室结构很简单,只需要把屋子的客厅腾出来,一个人就能当家做主。这个工作室是肥鱼对外的玩耍空间,平时可以用来招待朋友,也可以用来赚钱。它是一个游戏室,是KTV,也是咖啡馆,是吉他教室,也是摄影教室,“它在探索一个空间的可能,可以去做非常多有意思的事情。”
工作室一角
现在肥鱼的吉他班已经初具规模。在网上上发布的吉他教程,一直到很受受欢迎,也吸引一大批人来跟肥鱼学吉他。肥鱼把吉他班和摄影班绑定,学习吉他的人可以免费获得一集摄影教程,反之亦然。
工作室里的吉他
学完吉他之后,他还会在家里做好吃的饭菜,和学生一起分享。“所谓的情怀就是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我自己想找怎样的老师教课,就把自己变成这样的老师。”
为同学们准备的食物
肥鱼醉心于拍摄,但也坦然道:“和人合作很麻烦,我不太想领导别人或者被别人领导。”所以,除了吉他和摄影班的课程,肥鱼并没有接受别的商业合作。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小姐的果酱铺”。
杨小姐的果酱,下厨房市集有售
肥鱼在果酱铺里负责拍摄和文案,照片里,果酱们晶莹剔透,用玻璃瓶子细心地盛装着,阳光下似乎还能看到密实果酱里的大块果肉。肥鱼为草莓果酱写了文案:
新鲜晨摘草莓,大大果粒,低糖慢熬,酸甜本味留存舌尖。
在少女中特别有人气,动人的不止是可爱外观,
还有散发出的甜美香味。夏天可将此款果酱与
冰激凌或刨冰搭配,随时变成鲜甜可人的草莓水果冰。
草莓果酱,下厨房市集有售
提到果酱的不同之处时,肥鱼露出了不常见的任性感:“杨小姐是很靠谱的金牛座,果酱的味道就是好吃。”也许是真的喜爱,才会带着骄傲和自豪去夸赞它。这样的果酱,也和肥鱼一样朴实、真诚、不浮夸,能打动那些渴望生活最本质部分的人。
果酱酸奶
现在的肥鱼,照样过着悠闲充实的小日子,自己也感觉很满意:“如果可以这样稳定到死也不错”,“希望生活平淡,个性天真烂漫。”年少时的大胆追梦,让他领略了美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归家后的淡然生活,又让他回归宁静,得到了心之所求。
肥鱼的日常计划
也许我们还在犹豫要不要放下一切去追梦,在这之前不如先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如果看不到风景,那就自己去发现美丽;如果走不出原点,那就自己去构造远方。忠于自己内心的渴求,就能和肥鱼一样,在生活中获得平静的力量。
作者的碎碎念
厨房故事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或多或少为我们诠释着健康、精致的态度和艺术化的审美:食物不仅要美味可口,还要能漂亮地装盘、布景、打光,以最饱满鲜活的状态永久地保存在屏幕上。而这些心灵手巧的人们,往往也过着风情万种的生活:旅游、健身、烹饪、摄影、画画……创造力的触手伸向不同的领域,为他们营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屏幕之外,是躲在钢筋水泥大楼里的我们,过着忙忙碌碌的生活,吃着色香味俱不佳的饭菜,身体疲惫可眼里有光,羡慕地注视着这些充满热望和激情的生命,用它们的生机勃勃,为自己被捆绑住心灵注入新鲜的血液;把他人的故事,转变成滋润内心的甘泉。
太多人的青春都被理性所折磨着,我们在两手空空的年纪,被迫去思考十年后的状况,并把幻想出来的沉重现实又附加于现在的自己,使得迷茫的道路更加迷茫:“将来买不起房子怎么办?付不起孩子的奶粉钱怎么办?”为了满足十年后的自己,就需要牺牲现在的自己,把关于流浪、诗和远方的梦埋在内心深处:我们计算着每个月的收入,想要按部就班、稳妥地实现人生计划,想要变得更好些,再好一些,最后终于变成了感叹“我年轻的时候一直很想做这件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的中年人。
我们不可避免地落入这种窠臼,像空气里漂浮的的微小尘埃,翻来覆去都是同一面。却忘了年轻的优势是一无所有,除了一颗狂热跳动的心。这恰是@肥肥鱼的不同之处,他告诉我们,“因为年轻,就该带上所有的沉重,拔腿就跑。”
因为年纪轻轻,所以肩负不多,能够拔腿就跑,跑去山川湖海,江河海洋,跑去星辰月亮,诗和远方。血液和草原的风要一起流淌,把对着山谷呼喊的回音印在这世上。
这之后可以回归到简单又不平凡的生活。在见识过不同的精彩后,肥鱼乐观地扛起生活的负担,甘于浸没在柴米油盐里,变成一个潇洒的普通人。热血终于冷却,但心灵依然温暖,江河翻滚,终究汇集成眼底的波澜不惊。也许这才是诗与远方的意义所在:让我们的内心丰富细腻,更加热爱现在的生活,“用所有的狂热,来证明一种可能的简单。”
点击阅读全文,在下厨房关注@肥肥鱼 。
往期推荐>>>
她做的食物不仅能减肥,还让人忍不住想看100遍
每天做最美早餐,这位男生竟在大四考研时做到了

黑猫湖海、白狗山川,与它们一起上班的日子
在下厨房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