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江淮的买入次数很多,而且中间换了证券公司,以前的买入记录都不记得了。大约记得的是2003年第一次买入过5000股的江淮,价格大约是12元。回头对照k线图,时间应该是2003年10月份左右,就按10月10日算吧。按照目前江淮13元左右的价格复权算下来是当初价格的5.1倍,涨幅410%(未计分红再投,以下同)。累计持股时间精确计算的话应该是7年4个月,年均复合收益24.88%,也算不错了。至少第一次买入的江淮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后面买入价格有的比这个高,有的比这个低,我也算不太清楚了。至少有两笔我记得还可以,一笔是2005年的时候5块多买过,这个价格复权到现在涨幅更多,时间更短,收益应该更高一些;一笔是去年6-7元买过一次,收益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回头看看老婆说的那些好机会的收益情况怎样你?首先要选招商银行,招行从2003年10月10日到2011年3月1日为止复权涨幅只有347%,价格是当初价格的4.47倍。再看看老婆一直持有的民生银行,民生银行2003年10月10日的复权到现在只有4倍左右。再看看浦发怎样,浦发2003年10月10日的复权到今天也是4倍左右,和民生相近。深发展2003年10月10日的复权到现在涨到目前不到当初的3倍,是银行股里面最差的,估计这和深发展以前太牛了有关系。
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婆,老婆对我嗤之以鼻,说如果她持有银行股,在2007年高峰的时候早就卖出去了,然后在低位会买进汽车股,再赚一把。她才不会死守银行股到这么低的时候呢?我在心里狠狠扇自己耳光,谁让你和女人讲道理了!!这个错误犯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不吸取教训!
和老婆的争辩以我彻底的失败告终,但是却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江淮和别的行业比怎样呢?当然像苏宁、茅台这种天才就不用比了,我们和一些普通行业比比怎样。首先我想到的是家电中的翘楚——格力电器,格力2003年10月10日复权到今天涨幅达16倍。美的电器复权到现在涨幅达20倍。青岛海尔复权到今天涨幅达到4倍多;海信电器复权到今天涨幅接近3倍;四川长虹复权到今天,涨幅20%左右;深康佳复权到现在涨幅不到1倍。可以看见这里面主营彩电涨幅都偏低,主营白色家电的都强一些,而同时主营电视和空调的海信涨幅在中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主要彩电行业出现了技术革新,液晶彩电出现了。中国彩电业在液晶电视出现之前,基本要把国外的彩电企业都干趴下了,但是一个技术革新让国外家电业又活过来了。液晶彩电出现后,彩电行业变成了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国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国外企业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在建设6代8代生产线的同时,别人都在建设10代以上的生产线了。但是空调行业就不同,虽然出现过变频技术,但是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变革,没有改变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而且中国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技术。所以中国的空调行业可以凭借中国的低成本持续不断地给国外企业以压力。

那么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行业,机械制造行业,这个行业也没有什么不得了的革新,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这两者中国目前都还不缺。三一重工从2003年到现在涨了26倍多,中联中科也涨了22倍,柳工涨了11倍,太原重工也涨了10倍多,山推股份涨了7倍多。可以看出机械行业在最近的8年也出现了惊人的涨幅。
最后,不由得不想到和机械行业类似的汽车行业,同样这个行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革新,最有可能的新能源汽车目前中国的研发也并不落在后面,况且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进程还遥遥不可期,至少不会像液晶电视替代传统电视那么迅速。过去的8年,汽车行业的8年涨幅比不上白色家电和机械行业,因为中国轿车的普及才刚刚开始。目前中国轿车市场已经超过了临界点,未来10年中国轿车的销售量将会出现爆发性地增长,在未来的8年或者10年里,汽车行业会不会重复白色家电和机械行业的走势呢?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和老婆吵架后的思索!与广大和老婆吵架失败的朋友共勉!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