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典园林分析 韩国古典园林

 韩国在中国唐朝时期就全面吸收包括园林在内的盛唐文化。在今天的韩国古典园林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唐代园林风格的痕迹。韩国古典园林中多有人工开凿的水池,或自然式或规则式。池中置三岛,显然与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造园手法一脉相承。
  韩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外观很美,屋顶多为歇山式,铺以灰黑色筒瓦,暗红的柱,衬以绿色窗棂,色彩柔和端庄,特别是部分有技巧地使用白色,使得整体效果渐淡渐灰,不显过度艳丽,而更多质朴含蓄。建筑体量较大,但很少有封闭的石墙,因此产生宏阔开放的气势。这种建筑形式既融合了朝鲜民族建筑风格,又与我国唐代建筑有颇多相似之处。如有力的斗拱、巨大的出檐、弯曲的屋脊、上细下粗的棱柱等,这些中国唐代建筑的显著特征出现在韩国古建中,表明韩国古代建筑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唐代建筑的形式和营造技术。

 汉城的皇宫——景福宫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定都今日的汉城,即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李朝,景福宫是当时的皇宫。四周建有宫墙,东西南北各开宫门,宫内呈前朝后寝,后设花园的布局。据《朝鲜通史》记载,1866年大院君专政,曾重修景福宫,历时两年,耗资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由此可推测景福宫全盛时期的规模和奢华程度。今天,宫内原有的二百多座建筑仅剩十余。主体建筑勤政殿,重檐歇山顶,是李朝皇帝坐朝议事和举行大典的“金銮殿”。勤政殿四周建有宽敞的围廊,后面又有三个小殿,再往后是寝宫,现已不存。勤政殿西北方向有一方池,池中砌有三台,最大的台上建有两层的庆会楼,另外两个台上栽植树木。景福宫最后是御花园,园内有方形水池,建一亭名为“香远”,入夏池内盛开荷花,应取汉文化中“香远益清”之意吧。和中国北京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相比,景福宫则显得有些“平民化”,让人感到朴实亲切。

 

王子的乐园——雁鸭池  

 

 此园建于文武王14年(即674年),后毁于战乱,1975年复原。据考,园内水池中曾堆三岛,分别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象征巫山的十二峰分别位于池北和池东,沿池共有十二座建筑。雁鸭池曾是新罗王子的东宫,每逢喜庆节日,王子都要在园内大宴宾客,歌舞升平。现在雁鸭池园内只重修了水池,三座岛屿和池西的三座建筑。雁鸭池理水颇为成功,水池略为方形,占地约十余亩。由于得当地布置了三个岛和两个伸入水面的半岛,使水面或开阔舒朗或潆洄幽深,收放自如,颇具天成之趣。特别是池东北、东南巧妙地运用了“藏源”的手法,起到了延伸空间、变换景致、小中见大的作用。

 

林中的天国——佛国寺  

韩国古典园林分析 韩国古典园林



 建于公元528年的佛国寺是其中年代最为久远,保护也较为完整的一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我国大多数佛寺一样,佛国寺选择建在风景绮丽,幽静深寂的山林之中。进入山门后,依山路蜿蜒而上,经十字脊屋顶的钟楼,继续拾级而上,约半个多小时始到寺内。途中林木丛生,道路几经曲折,有力地烘托出佛寺圣地的神秘肃穆的氛围。佛寺建筑布局为院落式,因地制宜地随地势起伏而高低错落。佛国寺于1592年毁于战火,后经多次修补、复原,只有大雄宝殿、紫霞门等处的石造部分是古新罗遗物,虽历经1500年风雨仍屹然挺立,显示了朝鲜民族高超的石造艺术,弥足珍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051/67053617544.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艺术 古典园林艺术的哲学

摘要:“山者,天地之骨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山石就有着特殊的崇拜。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园普遍使用叠石假山,叠石技艺精湛,成就极高,形成了特有的造山艺术。它是中国园林艺术中无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园林 假山 叠山置石 艺术一

转载 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图一 古典园林平面图

原文地址: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图(一)作者:水寒er易(瞻园)明代徐达王府西花园.jpg (53.33 KB)百泉.jpg (37.23 KB)半亩园.jpg (50.82 KB)常熟 燕园.jpg (77.52 KB)承德避暑山庄.jpg (80.44KB)承泽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2008-04-13 21:2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

韩国古典跨界爵士罗玧宣LENTO 古典爵士舞

韩国歌手罗玧宣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爵士歌手”,她没有爵士乐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沙哑和漫不经心,反而是她自身良好的古典音乐和文学修养,将爵士变成了一件音乐玩具,一个在天马行空的人声及多类音乐混合中的实验品。爵士的节奏,美声的唱

古典诗歌中的“登高”诗主题分析 登高诗歌鉴赏

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分析——兼论“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纪丙奎【摘要】“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登高题材的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始终不会被遗忘

声明:《韩国古典园林分析 韩国古典园林》为网友社会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