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春季,也是湿疹等皮肤病高发的时节。在大众看来,湿疹就是因为“湿”而起的,“湿”包含外部环境的潮湿以及人体体内的“湿”。事实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致病原因多样、体现各异,其病因不只是“湿”。通常以为,湿疹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某些食物、吸入物、化学品等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遗传要素、精力要素也是本病的致病要素。因为病因如此复杂,给湿疹的医治带来了必定的艰难。
两年前一次夏季徒步,太阳暴晒后,张先生的脖子上出现了疙瘩。现在他的腿上、胳膊上都有了疙瘩,病情反复发作。医生称这是日光性皮炎。它有别于日光性湿疹。前者与日晒有关,后者与日晒无关。皮肤暴晒后,在暴露部位,如颜面、颈部、前臂伸侧、手背等,出现不同形状的红斑、丘疹、风团或水疱,这是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如果是日光性湿疹,那么它必须有一个过敏原。例如皮肤对芹菜、菠菜、莴苣等蔬菜过敏,食用后经过阳光照射,引起了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这是日光性湿疹。
患有日光性皮炎的,可以用温水清洗患处的尘埃和汗液,涂上烫伤膏或者清凉型爽身粉,以保持皮肤清凉,爽快。而患有日光性湿疹的,应去检测确定过敏原,确定过敏原后,应避免接触或食用。
●湿疹病因复杂
引发湿疹的具体原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多认为,湿疹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内部因素:①慢性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等;②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③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④精神神经因素;⑤遗传因素等。
●外部因素:有些食物(如鱼、虾、蟹、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油漆等)、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潮湿等)、动物皮毛、各种化学品(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一种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湿疹发病,这些发病因素提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病程中的各种情况,尽量找到并避免导致湿疹的因素。自己无法找寻的,可以去医院借助过敏原检测、斑贴试验等检测方法,帮助寻找病因或诱因。
●尽量远离过敏原和外界刺激
湿疹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经常会反复出现,可以用含有苦参、白癣皮、蛇床子的御惠堂止痒修复膏来祛除以外,还有几种蔬菜对于湿疹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1、白扁豆: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2、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3、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4、山药: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湿疹患者除了按医嘱用药外,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尽量避免接触可诱发湿疹的过敏原,如花粉、油漆等;
2、避免外界刺激,忌用热水烫洗、过度搔抓。宜穿棉质内衣,不要穿丝毛以及化纤内衣,少用肥皂或化妆品。用中药外洗时,切忌过热烫洗,宜用温水轻柔泡洗;
3、保持湿疹部位皮肤的清洁,减少局部细菌的滋生;
4、注意放松心情,保持心情舒畅。精神紧张、失眠、过劳、情绪变化等也会诱发湿疹或令病情加重,因而要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