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琴曲作品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对音乐颇有研究的著作,书中不仅对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做到移风易俗有介绍,还涉及音乐美学这一个大学问,他讨论音乐的本质和本体问题。提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哀乐是人们的情感被触动之后的表达。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音乐本身的动不动听,和人情感上对哀乐的认识是没有关系的,嵇康认为,之所以有人会认为音乐中有悲哀的,是因为听的人自己心情不好,心情很悲哀,听到的音乐声自然也就很悲哀。

音乐有着诱导和传播的作用,嵇康反对,两汉以来的统治者把音乐当作政治社交的工具,他反对只有君王才能听音乐,一般人听音乐是违反法律的。他反对那些无视音乐艺术性的行为,对于将音乐作为占卜的道具更是嵇康不能接受的。

嵇康看到的是音乐所表现出的形式美,关于探讨音乐的表达内容和欣赏这之间的矛盾,也是嵇康第一个提出来的。嵇康看到了人们对音乐的误读,正确认识到音乐本质要表达的是,作曲者想要向所有听者表现的美。

《声无哀乐论》反映出的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主张推行“礼乐刑政”的音乐思想,是开中国封建社会关于音乐的理解的先河,也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嵇康对于音乐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音乐的走势,让人们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嵇康 广陵散

《广陵散》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鼓琴曲,嵇康在临死前弹奏这首曲子,让《广陵散》被人们所知道。

嵇康 广陵散

嵇康除了在文学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魏晋时期的资料,在音乐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特别的感应能力,在乐器演奏上有极高的天赋。说嵇康在联系弹琴的时候几乎是无师自通。

嵇康对于琴和琴曲的嗜好,让人们对他产生了种种猜测,嵇康也伴随着他的音乐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美丽的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琴,他把自己的家业卖了,向尚书令讨了一块玉,把玉切成薄片镶在琴上,嵇康对这张琴十分热爱,日夜守护者它,有一次,嵇康的好友山涛开玩笑,在嵇康睡觉的时候说要剖琴,嵇康用生命相威胁,才让爱琴逃过一劫。

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可以看出嵇康的影响力有多大。

传说有人看到嵇康晚上的时候到山上采药,冬天的时候用长发保暖,夏天的时候就用编稻草当衣服,正是因为嵇康这种表现,那种不拘小节的洒脱,让他在音乐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是嵇康加工而成的曲子,在长期的流传中,就像民歌一般影响着人们,正是因为嵇康在临死前弹奏了这首《广陵散》这样有名的乐曲才被人们知道,嵇康的名字也一直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嵇康四弄

嵇康四弄,说的是他创作的四首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也被称为“嵇氏四弄”,这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一组琴曲,和东汉的“蔡氏五弄”一起成为“九弄”。

嵇康四弄

嵇康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琴曲作品

其中嵇康在死前弹的《广陵散》更是成为十大古琴名曲,而嵇康本人也在历史上被誉为“琴之师长”。

长清、短清两曲,是从皑皑白雪中取意,想要表达的是洁身自好的精神,嵇康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个魏晋交错的年代,我们文人墨客唯一的出路就是不要和官场有半点关系,在哪个黑暗、无序的朝廷中,只有自取灭亡。

同时嵇康还彰显了自己超凡脱俗的志趣,他不但自己做到淡然洒脱,还通过言行影响身边有抱负的人,竹林七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长侧和短侧应为解释的意思很多,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明,但是这两首的结构应该是和长清、短清大致相近,都是借洁白的雪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清高的品质。

嵇康四弄有异曲同工的感觉,都是在表述自己的志向高远,在这个乱世没有选择随大流的嵇康,通过写文章、作曲来对这个世界呐喊,他是魏晋和官宦斗争的典范,他主张不做官,不是不想报效国家,而是想让更多的有志之士认识到,社会的腐败,官员的无能,就算只做一个铁匠也有铁匠的志趣,有当官的没有的高洁。

四首曲子意味深长,当人们在弹奏的时候,是不是能想起嵇康的坚持,是不是能看到嵇康的心酸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451/757993889189.html

更多阅读

小商贩吕之康的战友都是少将、中将 上将中将少将的待遇

89岁的吕之康有一个小店,楼潘荣和他合影留念吕之康在小店一条街上有自己的一间小门脸为生吕之康在台湾的战友中将军不乏其人吕之康记录战友的名字从台湾来的战友是蒋介石的卫士长,军衔中将。大约是1957年的吕之康一家1949

阮籍、嵇康的人格魅力与诗文创作 嵇康和阮籍

任兴永(河西学院中文系甘肃张掖734000)摘要:阮籍、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也是正始文学中最富有魅力的诗人。阮籍、嵇康的人格魅力与诗文创作息息相关,相互印证。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诗文创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高尚﹑品行的高

如何认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性质 声无哀乐论

摘 要:声无哀乐论是一个旨在追求思辨乐趣的论辩命题,未必是嵇康思考成熟的美学思想。其理由是:其一,《声论》的立论依据不充分。音声不变论是用声音的特点来代替音乐的特点;声情无常论错误地把音乐与感情的关系说成是符号和实体的关系;情

证大投资集团戴志康的商道哲学 商道集团

除去了解戴志康那些有着深深历史烙印的“生于海门,求学于海淀,创业于海南,发展于上海”的一路风景,我们更希望能够进入到他的思想世界中。网络上对于证大戴志康的描述寥寥无几,且千篇一律,着实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为什么他会认为自由市

《声无哀乐论》试译未完成 声无哀乐论pdf

声无哀乐论 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今

声明:《嵇康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琴曲作品》为网友潇灑无縴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