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及豫园(48P) 【绝品收藏】

 上海,如果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城隍庙,则是一勺咖啡豆。咖啡的浓香,都是从那勺咖啡豆里磨出来的。印象上海,一定要去城隍庙及豫园看看,那里我去过N次,每每都回味那里的小吃和……

邂逅古戏台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无意中为后人做了一件好事,为“豫悦老亲”,侍奉其父,建造了“豫园”。一晃,400多年过去,几经兴废,豫园犹在。在店铺环抱,高楼四合之中,奇迹般地存在一片苏州园林式的绿地。

入大门, “海上名园”四个金色大字(江泽民题写)镌刻在一块巨石上。巨石后,便是“三穗堂”,沿右侧小道行,少顷,白墙挡道,壁上有一块题词。上书:峰迴路轉。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占地34亩的豫园(已不足初建时的一半),融入了江南园林设计和建筑的传统审美艺术。巧中见大,曲中求趣,变中有谐,局部照应全局,有限蕴含无限。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水榭、龙墙、洞门,等等,一应俱全,样样透美。万花楼前有天井,两棵巨树,站立左右,右为400年的银杏,左是100年的广玉兰。古树外,流淌小溪,溪水清清。草木夹岸,葱翠一片;游鱼戏水,红色点点!地面,非草坪,非水泥地面,而是青砖铺就,青砖沾着青苔,古朴有味儿。两株古树根部,有围栏,花岗岩的。

附近的“点春堂”曾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的指挥部,当年文物,静卧于陈列柜中,无声地诉说当年的鏖战。

 

 

发呆湖心亭

出豫园,逛“上海老街”,入“绿波廊”,进城隍庙。午后,上九曲桥,去湖心亭茶室。

凭窗而坐,一茶一坐。一茶者,一壶普通绿茶也(20元)。座侧有窗,正对着九曲桥。

慵懒的午后,本来就是发呆时光,更何况,游了半日城隍庙,脑子里满满当当的,更宜喝茶、静坐、发呆。

发呆,可以什么都懒得去想,也可以什么都去想想;可以趋同,有一个核心,也可以发散,像撒网一样。心理学家认为,发呆乃一种思维新境界,发呆时,精神最愉悦、神经最松弛。而不少文化名人则认为,发呆之时,正是灵感“偷袭”时。《高级汉语词典》对“发呆”二字的解释是:呈现出呆相;发愣。该词典还辅以例句。如:她一句话不说,坐在那里发呆。

九曲桥和湖心亭,原属豫园的地盘。乾隆年间,豫园卖给了城隍庙,改为它的“西园”,湖心亭和九曲桥得以重建。

自那时起,这块宝地易主之后,就如香火鼎盛的城隍庙,成了一块喧闹的市井之地。

相中此地,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豫悦老亲”,投入巨资,为其父而建造“豫园”;

相中此地,元末明初的秦裕伯死后,被朱元璋封为上海“城隍之神”他,还有霍光和陈化成,也在此地“安身立命”,城隍庙内至今供奉着三位“护城神”,香烟袅袅;

相中此地,小刀会起义,指挥部就设在豫园的“点春堂”;

相中此地,外地的难民、灾民,逃难逃荒,搭乘舢板,带着家眷,沿江而下,登岸十六铺,在此安营扎寨,开始他们的白手起家的客居生涯。

相中此地,外地来沪的打工仔、打工妹、旅游者、小商小贩,都要到此走一回;

相中此地,外国来的国家元首、政要、观光者,商人、留学生,都要来此游一游。

等等,等等。

 

 

城隍庙的小吃名闻天下,从南翔的小笼包子到海棠糕。还没到绿波廊的时候,已经饥肠辘辘,可是,一踏进门,肚子忽然不饿了!

为啥?

你没见?我被挂在墙上的那写照片吸引了呀。

从西哈努克到克林顿,从卡斯特罗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从连战到李嘉诚。

不过,更吸引我的,要算是窗外的那道风景,那道时空交错的风景。

是啊。远处是一排摩天大楼,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近处就是大屋顶的明清建筑。

……

 

 

上海城隍庙,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明朝永乐年间(1403- 1424年),由知县张守约将金山神庙改建而成。历史上的城隍庙屡毁屡建,现在的城隍庙是1926年修建的。抗战时期,中国商人在租界内另建一座新城隍庙( 位于连云路金陵西路口,今已改建为多层住宅),于是城隍庙便被称为老城隍庙。1995年开始修缮,并接待信众和游客。正门为四柱三门,飞檐牌楼上塑有八仙,门旁有石狮一对。大殿翠瓦朱檐,峥嵘璀璨,香火极盛。
  老城隍庙与其后面的豫园不仅是游览的名胜,而且是购物的好去处,这儿不仅有小商品、土特产和特色商品市场,而且有大型综合商场和名点小吃。

 

 

       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在六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复工程。2005年,在市、区政府的关心下,在上海市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大殿前厢房的使用权得以归还,随即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穗堂、大假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点,体现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珠。

 

 

       清末小刀会起义时,曾以园内点春堂为城北指挥部。豫园历经兴废,日趋荒圮。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当年景观大半恢复。全园可分四大景区。豫园内还收藏上百件历代匾额、碑刻,大都为名家手笔。豫园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园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以举人应礼部会考落第,萌动建园之念,在上海城厢内城隍庙西北隅(今安仁街东的梧桐路、马园弄一带)家宅世春堂西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动工造园。嘉靖四十一年,潘允端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其《豫园记》中说:“垂豫园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

 

 

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自四川布政司解职回乡,便集中精力再度经营扩修此园,“每岁耕获,尽为营治之资”,并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此后,园越辟越大,池也越凿越广。万历末年竣工,总面积称70余亩。全园布满亭台楼阁,曲径游廊相绕,奇峰异石兀立,池沼溪流与花树古木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
  明代中、后叶正值江南文人造园兴盛时期,上海附近私家园林不下数千,而豫园“陆具岭涧洞壑之胜,水极岛滩梁渡之趣”,其景色、布局、规模足与苏州拙政园媲美。

 

  

潘允端在《豫园记》中注明“匾曰'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见潘允端建园目的是让父母在园年。但因时日久拖,潘恩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等,甚至打骂奴婢、用枷锁等惩罚僮仆。僧尼、相士、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等频繁出入豫园。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上造园耗资,以致家业衰落。潘允端在世时,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潘允端孙婿)。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丽景。

 

 

 

 

 

 

 

 

 

 

 

 

 

 

 

 

 

 

 

 

 

 

 

 

 

 

 

 

 

 

 

 

 

 

 

 

 

 

 

 

 

 

 

 

 

 

 

 

 












 

 

 

 

 
















        杰瑞:汤姆,了解上海城隍庙详情,点击查看:上海城隍庙_百度百科

杰瑞:汤姆,了解上海豫园详情,点击查看:上海豫园_百度百科

 

上海豫园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及豫园(48P)  【绝品收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551/377615085096.html

更多阅读

上海豫园游玩攻略 上海豫园城隍庙攻略

概述: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上海豫园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

上海城隍庙美食攻略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美食

  上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老城隍庙与豫园毗邻,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以经营各种上海风味小吃知名,在城隍庙美食街这一带,甚至可称得上是小吃的王国,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松云楼的八

上海豫园及城隍庙 上海豫园到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上海城隍庙道观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的上海城

在上海豫园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和豫园

摄于2000年10月上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后),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正门上有副楹联我来补充一下,顺便传播些城隍庙的教义: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知鬼神钦。此联是明万历年间苏松太道会办上海

上海城隍庙特产,梨膏糖和五香豆 城隍庙梨膏糖

因为要去西安,和西安的表弟通了电话,记得三年前赴宝鸡开会途径西安,在舅舅家住了一天,受到了他们全家的热情款待,表弟在西安交大工作,接电话时很高兴,欢迎我再去他们家住几天。想买点什么带去,可如今物质丰富,上海有的他们那里也有,寻思了半

声明:《上海豫园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及豫园(48P) 【绝品收藏】》为网友伤已成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