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智慧与 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研究曾国藩德育思想,挖掘其当代价值,使之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 化优良德育元素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其在道德教育方面回归原始儒学,将德育实践与传统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他的德育思想得到了后人的肯定。本文从曾国藩的德育思想体系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曾国藩;当代价值;德育思想
近代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智慧与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研究曾国藩德育思想,挖掘其当代价值,使之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优良德育元素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曾国藩德育思想体系构成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最优秀和最具争议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育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研读曾国藩,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曾国藩德育思想总体可概括为四大部分:修身立志、慎独自律、正直清廉、百折不挠。
(1)修身立志
修身立志不仅是一个人人生起步的基础,最终成就大事伟业的前提条件,还是一个民族振兴发达的源泉动力。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大都志存高远,以实现宏伟大志为目标,并为此而不懈奋斗努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作为晚晴第一名人,曾国藩有着很高远的人生志向,从翰林院庶吉士到二品的吏部侍郎,曾国藩仅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平天下’,是曾国藩立下的宏伟大志。曾国藩时代是传统儒家文化占据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吾日三省吾身”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日常生活中坚持学习磨砺自己,直至生命的尾声,曾国藩都没有断过常记日记的习惯;修身在于内修圣人之德,不断完善自我,为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奠以良好基础,外则兼济天下,实现人生抱负。曾国藩一生苦研理学经世思想,崇实废虚,坚信实践。修身立志不仅在于明确人生目标,还贵在总结和坚持。曾国藩不间断保持记日志的习惯正在于此,通过每日日志得以反省和进步,并且坚持下来,始终如一的朝着既定目标前行。最终实现了其匡扶救世的伟大抱负。
(2)慎独自律
慎独自律在于自律,不随波逐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坚持自我是慎独自律的前提条件。曾国藩的慎独自律就在于其不断约束自己,常思己过,为人处世坚持自我观点,内外如一,实现自我完善。日常生活中学会慎独自律,既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从而以心换心,真诚相对,又可促进自我发展,实现精神世界的宁静解脱,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曾国藩的慎独自律思想来源于四书五经,向圣人学习,经常反思并得以长久保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如此,谦虚谨慎,做事虚心求教,不骄傲自满,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学会沉淀,以求每日皆有进步;第二,严于律己,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学习中学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对于短处,要勇于正视,并请他人帮忙指正监督,从而实现改正错误完善自我的目的;第三,学习独处,人在静心时会对自我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吾日三省吾身”,正视自我,不断用社会道德约束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力求完善自己,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第四,慎独自律需要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自我道德完善的同时,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影响别人。
(3)正直清廉
正直,坚持本心,不为外界利欲诱导做出有违本心的事,做事清清白白,坚持是非曲直自有公断;清廉,即清正廉明,不以金钱所累,不以私情所扰。曾国藩为官,一生清清白白,大公无私,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当局者的信任。正直清廉不仅是为官者的基本要求,作为普通民众,同样需要正直清廉。不铺张不浪费,谨记节约社会资源,这是对社会劳动财富的尊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做到正直清廉,第一,要从自我做起,“严于律己”,坚定朴素的理想信念,不忘磨炼自己,不轻易为外界所诱惑。第二,不断学习,深入了解奢侈腐败的危害,从思想深处认同正直清廉;第三,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争做清廉的带头人,从小事做起,以行动感染他人,坚持朴素,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到底。
(4)百折不挠
百折不挠贵在坚持,曾国藩之所以能实现其伟大抱负,即在于其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坚持目标做出努力,在做事时就可以勇往直前,不瞻前顾后;行事果决,不犹豫徘徊。一个民族具备了百折不挠的品行,大可以实现民族振兴,小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一个领导人具备了百折不挠的品性,大可以在艰苦中带领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小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一个普通民众具备了百折不挠的品性,也可以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曾国藩的百折不挠品性第一体现在求学上,少年时刻苦努力,中年时亲力亲为,第二体现在为官上,做事坚信既定目标,身先士卒。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每个人要想具有百折不挠的品性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目标,并且不断鼓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第二,努力培养对自我既定目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第三,养成抗压抗挫折能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坚定目标的同时,预见产生的问题,并努力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久坚持下去,坚信凤凰涅槃,脱胎换骨就在眼前,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曾国藩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表现
(1)家庭:家风、家训

曾国藩德育思想的一个很好体现即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它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其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在家风、家训这两方面。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第一,“子不教,父子过”;第二,“父慈子孝”;第三“兄友弟恭”第四,“夫义妇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以中国传统儒家孝道思想出发,二而勤俭持家,三而乐天修身,四而读书明理,并以身作则。在努力倡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曾国藩的家风教育思想很具时代意义。
尊崇孝道,是家庭和谐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的建立需要孝道为先,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正在于此,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尊敬孝顺老人,不仅需要在经济上有所赡养和保障,更要在精神上予以关注,不要让老人孤独,假期做到常回家看看;勤俭持家,既要有艰苦奋斗,又要懂得节约,摒弃铺张浪费,这与八荣八耻中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得到了很好的照应。现代社会,勤俭节约仍然是家庭的传家宝;乐天修身,睦邻友好,新世纪提倡以和为贵,不仅是国家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存,也体现在邻里之间的友好,“远亲不如近邻”,日常生活中善于与邻里交好,宽容对人;读书明理,多读书,常读书,以家国天下为己任。
(2)为学:修业、以恒
读书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只为进德修业。作为一名儒学大师,曾国藩苦研孔孟,推崇理学,以为学“平天下”为目标,一生学而不辍。就自身的修养上,为学能提升、改造自己;就平天下上,为学能学到更多知识加以运用,进而实现其目标。
曾国藩为学理念:修业、以恒。主要表现在:明理、进德、虚心、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