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最牛的其实是第五期,蒋介石如果知道后果得哭死

提起黄埔军校,大家都知道这是蒋介石的地盘,也是蒋介石最看重的军事、政治资本,黄埔学生叫他一声校长,比叫他总统都开心。

不过,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也同样出了不少共产党一方的名将,比如林彪、徐向前、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左权、蒋先云、黄公略等等。而且,其中有一期,几乎就是为共产党专门举办的,那些知名的名将,几乎都是共产党一方的。


这非常独特的一期,就是第五期。


第五期学生于1926年11月正式入校,分成了两个分校,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武汉。请注意,在1927年毕业季时,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宣告了国共两党正式分裂,同时,武汉政府与南京政府也正式决裂。也许正是这件事,导致了蒋介石对这期学生的歧视,在国民党军中,这期学生普遍成就不高,受不到重用。


不过,在我党方面,这期学生中却人才济济,比如后来官拜大将的许光达。

许光达的一生高风亮节,1955年授衔时,身为新中国首任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但他却三次请求降衔,连毛主席都感慨地说:“500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500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并对朱老总等人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


最后,降衔的要求没有得到毛主席的同意,但许光达又继续上书,请求降级别。这次毛主席同意了,在十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也成为唯一一位没有享受大将级别待遇的人。


接下来,还有三位上将:张宗逊、宋时轮、杨至成,和一位中将:谭希林。


张宗逊在57位上将中排名第三,但其实以他的资历,授予大将也是应该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是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副司令,地位仅次于彭德怀,许光达还是他的部下。而且,在大将中,除了粟裕跟他一样都担任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外,其余的像陈赓、王树声、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等人,在野战军中的地位都没有张宗逊高。


宋时轮,所谓“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说的就是宋时轮的三野十纵。宋时轮是许世友最好的酒友,在三野时,两人一见面必定喝得天昏地暗,解放济南时,两人约好了等城破后再痛饮,8天后,两人一人一瓶茅台,不用劝,也不用让,酒喝完后,赞一声“好酒”!接着回去睡觉。

杨至成则是红军第一任“大管家”,在我军的后勤工作上开创了好几个“第一”:制作出了红军第一套正规军服,开辟了红军第一条邮政通道,建设了红军第一个电讯系统,提出了红军第一部后勤供给标准,创办了第一所军事后勤学校……

蒋介石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最牛的其实是第五期,蒋介石如果知道后果得哭死


毛主席对杨至成最为信任,在送他去苏联治病时,专门把在苏联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托付给他。杨至成在苏联呆了8年,也照顾了毛家兄弟8年。


中将谭希林,参加秋收起义的老红军,曾任中央军委警卫团团长,足见毛泽东、朱德对他的信任。解放战争时期,谭希林任胶东军区代司令,“代”的是许世友。建国后,又担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正司令还是许世友。后来,周恩来又亲自点将,把他调到外交部,成为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除了名将,第五期还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陶铸。陶铸从黄埔毕业后就从事了政治工作,年仅21岁就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抗战时期,又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担任过广东省委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宣传部长等职。


另外,这一期还有两位我党非常成功的间谍:郭汝瑰、廖运周。

郭汝瑰,绝对是我党插在国民党心脏的一把利器,在解放战争时期,最高做到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蒋介石几乎所有的作战计划,都被他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毛主席的书桌上,这还让蒋介石怎么赢?


廖运周,同样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间谍,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110师师长,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就有他不可替代的功劳。1955年,廖运周被授予少将军衔。


当然,国民党方面也不是一个名将都没有,能叫得上名字的还是有两个的:郑庭笈、邱行湘。


这两人都堪称抗战名将,在抗战中都立过不小的战功,解放战争时期,郑庭笈担任国民党军第49军军长,邱行湘则是整编第206师师长,但最后都成了我军的俘虏。被特设后,两人也都是黄埔同学会的重要成员,为两岸的和平奔走甚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851/523501341103.html

更多阅读

蒋介石与陈其美 孙中山怎么死的

1906年,蒋介石报考了保定军校,然后赴日学习军事。在日本军校,蒋介石结识了陈其美,并拜把结盟,成为义兄弟。1908年初,经陈其美介绍,蒋介石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会内各项工作的积极参与者。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时,陈其美电召蒋回国,襄助革命。

从义结金兰到反目成仇:蒋介石与冯玉祥二十年之分合

     现有的资料显示,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最早的联系始于1926年6月3日,当时广东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电邀人在苏联的冯玉祥赴广东共筹“北伐”大计。其后更于1928年2月18日,“互换兰谱,结为异姓兄弟” 。自此一

声明:《蒋介石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最牛的其实是第五期,蒋介石如果知道后果得哭死》为网友雪花拥抱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