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哈尔滨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哈尔滨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位于哈尔滨南岗区的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汇处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这座教堂已经伴随着哈尔滨这座城市走过了很多的岁月。虽然每天都会有好多人从这里经过,也有很多人在这里的休闲广场散步,但更多的人对于它的历史并不了解。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日俄战争时期的产物,1907年随调防的俄军从公主岭迁来哈尔滨。1912年2月25日,在现址建起一座木结构的教堂(2000年7月13日,在改造周边环境的时候拆除。),1930年10月在木结构的教堂旁,开始建造这座砖石结构的现存教堂,由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1935年10月6日落成,现为哈尔滨天主教爱国会。 

 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汇处一带,是哈尔滨南岗区的一个亮点,恐怕与这座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有关。这个街区令人想到最多的是俄罗斯情结,不仅仅是周围建筑的原来风格,还因为曾拥有过的原住居民,构成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一座精美的历史遗存,它使这里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美丽和庄严之感。上世纪70年代前,老百姓把这条街叫做教堂街,之后改为革新街。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哈尔滨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砖石教堂由建筑师斯米尔诺夫、陶斯他诺夫斯基设计,高大雄伟,引人注目。全堂有祭坛3个,圆屋顶由4根柱子支撑,其中2根为中央和两侧分界线,堂内有圣画家萨德罗基尼的圣画。圆柱上方有4幅给门徒论述教义的圣像。从库尔斯库赠送给旅顺口俄军的圣母像,载着赠送者的姓名及年月。教堂占地面积5773平方米,建筑面积502.51平方米,教堂能容纳1500人,地处俄罗斯正教徒居住集中的地方,为哈尔滨东正教徒活动中心之一。  

1920—1924年,首任掌院司祭别特尔·阿恩道诺夫。   

1924—1933年,第二任彼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1933—1937年,第三任米哈衣·鲁高基恩。   

1937—1943年,第四任阿里司塔拉·波诺马列夫。   

1943年,第五任西灭恩·诺渥西勒才夫。   

最后一任中华东正教会吴志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851/876632633926.html

更多阅读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纪录片

彼得大帝(1672年5月30日-1725年2月8日),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全名为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俄罗斯

苏联元帅 苏联元帅列表

1961年授衔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瓦连佐夫 (1901.8.10-1971.3.1)1983年授衔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托卢布科 (1914.11.25-1989.6.17)装甲兵主帅1962年授衔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洛夫 (1901.7.6-1982.4.16)1975年授衔阿马

俄国妖僧拉斯普京 俄国“大师”拉斯普京沉浮记

     那是最好的年代,那是最坏的年代。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正在把遥远的太平洋港口和帝国的心脏地带连接起来,公路上奔驰着带家族纹章的豪华马车,操一口流利法语的亲王和贵妇从“巨石”大剧院的廊柱间鱼贯而入。同一片天空下,拉斯科

声明:《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哈尔滨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为网友一生不像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