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是什么意思?经常在网上购买国外产品的人应该都wWW.aIhUaU.cOm会听说过这个词,你的产品是从保税区发货,到底什么是保税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保税区又叫做保税仓库区。这是由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
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它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接下来来了解一下中国保税区的发展情况。
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它们是:天津港保税区、大连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深圳福田保税区、深圳盐田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福州保税区、广州保税区、青岛保税区、宁波保税区、汕头保税区、珠海保税区。目前15个保税区已全部启动运营,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型连接点。保税区政策的实施,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发展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
保税区政策属于引进的概念,但是我们国家经常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融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并完善了保税区的三大功能:第一,保税仓储和展示的功能,也就是利用保税区内的仓库进行货物存储和展示或者拆装、分装等商业性简单加工;第二,国际贸易的功能,利用保税区的区域优惠政策和毗邻港口,陆路口岸的交通枢纽优势开展国际贸易:第三,出口加工的功能,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区域特殊的管理政策开展加工贸易,从而实现扩大出口;同时通过保税区的加工贸易也带动相关的国内产品出口,培育和发展了整个加工产业链。用一句话概括,保税区可以说是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腾飞的火车头。
另外我们还听说过自贸区,那么什么是自贸区,自贸区和保税区又有哪些区别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自贸区
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FT-Agreement),在WTO 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 (FT-Area)。
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即是广义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其定义如下:“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即是狭义自由贸易园区。
二、自贸区和保税区的区别
和国内各类保税区不同的是,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所谓“一线”,是指自由贸易区与国境外的通道口,“一线放开”是指境外的货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也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运出境外;
所谓“二线”,则是指自由贸易区与海关境内的通道口,“二线管住”,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进入国内非自由贸易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进入自由贸易区时,海关必须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征收相应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