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是一种雅趣的诗体。它妙在诗中文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清朝女诗人吴绛雪的回文诗《春夏秋冬》,读之耐人回味。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上面各行字句,分别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即: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一首诗要从十字中回环出来,且不失季节特色,约束大,制作不易。此《春夏秋冬》回文诗堪称珍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951/97492810259.html
更多阅读
原文地址:吴绛雪的《春夏秋冬》回文诗作者:淮泗静水今天给大家看的诗,是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一共四首。这组诗的趣味之处在于,每首仅用十个字,却是七言绝句:《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朱熹的春夏秋冬四季诗朱 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篇。庆元年间从武夷到山川秀美的泰宁隐居,在此期间写下春夏秋冬四幅壁诗。、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余兴。古木被高阴,昼坐不知署,

回文诗忆别回文 明代诗人王龙起曾作了一首《忆别回文》: 鸡声半枕独孤衾, 苦别离情此夜深。 依影烛灰兰晕冷, 西风晓月暗惊心。 该诗可回读成: 心惊暗月晓风西, 冷晕兰灰烛影依。 深夜此情离别苦, 衾孤独枕

回文诗,也写作“回纹诗”、“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

一个故事,让你一生不再生气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 “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 “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