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多义训练题 每周一字(训)

<形声>、<会意>字

小篆:训,从言、从川。本意作「说教」解(见说文)。乃以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以「川」本作「水流贯穿」解,有疏导水流使通畅之意,明示「训」是能教人通于义礼的「说教」。

其义为:

1.典法曰训。如《诗·大雅》「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

之遗典也。」

2.教诫曰训。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训二十篇,

行于世。」

3.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具列

异同,兼述训解。」

4.解说、训诂曰训。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文人,有两

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

5.告诫曰训。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

6.训练,是指养成其善良习性、锻炼其体魄、知能,使之品性

端方、技艺精专。

7.与顺通。

8.与驯通。 

训,是义理,能如川流般,畅通无阻地化人于心,滋润人的心田,是真正有益我们的言教。

现代人,许多都存有这样的误解:「训」是口气强硬,以势压人的训斥。其实训诲本身,具有告诫、教育的意涵,怎样运用得当,需要善巧方便,才能化育对方,令其欣然接受。

一字多义训练题 每周一字(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教育化人的国家,《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人切切爱子之心,处处为晚辈着想之念,大多都融入在他们留给后人的训诲中。

例如,《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学者――颜之推对后辈子孙的家教训诫。他以深厚的、儒家文化的功底,和饱经忧患的现实历练,谆谆教导后代:

子女教育要赶早、要严格,要鼓励孩子靠勤学自立于世。

尤要特别重视对儿女道德品质的培养,清白做人,勿谄事权贵和贪图名利。

重视家庭、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主张对亲友、部下要乐于帮助,宽大为怀。

《颜氏家训》不愧为一部留给我们后人,在立身、处世、为学方面开心明目,利于实行的好读本。

再如,我们熟知的《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留给他儿子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他积其一生的人生实践和真实效验,详明地论述修身立命的真谛:

依靠改过、积善而改造命运的原理和方法

避祸纳福,切实可行的改过方法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何随缘尽力修真实的善行

修福积德以谦德保之

此书流传世间后,有多少人,奉为每日必读之宝训,并按此方法躬身实践,使他们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挽救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成为真正掌握、操纵命运的勇者。又有多少人,因之豁然明了因果的关系和道理,了达止恶修善才是生存最佳之道。这部训诲之书,不愧是一部改善世道人心的伟作。

幸运的是,中国人拥有丰富的先人圣训,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这些载修身治天下之道的经典,是我们民族之魂。捧读这些宝贵的经典,如若我们能深明其理,力身实践,就必能润自身、益家庭、利国家,和天下。唯有如此,方不愧留此训诲在人间的古圣先贤。

《法言·修身》云:「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愿我们人人都成为上士,让伦常道德的圣训,如川流般,灌注在我们心灵之中,引导我们正确地处世做人。 

敬请浏览本网《德育故事》栏中《了凡四训》有声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951/994064823329.html

更多阅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七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

顾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动词2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动词3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访 动词度⑴衡量〈动词〉 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⑵估计 表推测〈动

苏武传知识点 苏武传知识点一词多义

苏武传知识点【通假字】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

兰亭集序一词多义 《IT治理:标准、框架与案例分析》 序一

     IT治理,简单地说就是要对信息技术工作管治得符合情理。它是一个全局和整体的概念,要求的是管理上的和谐与统一。其核心和难点在于理念的厘清和边界的清晰,尤其是将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和需求能有序地排列并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这恰

梦溪笔谈二则一词多义 一则一,二则二

一则一,二则二拼音yī zé yī,èr zé èr简拼yzyeze近义词反义词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

声明:《一字多义训练题 每周一字(训)》为网友影之哀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