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转载】【原创】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中)

           潭柘寺占地面积6.8公顷,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已不存在)和毗卢阁。穿过天王殿壮观的大雄宝殿便出现在眼前。

           大雄宝殿是潭柘寺内最大的殿堂,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采用了只有皇宫才可以用的金黄琉璃瓦,仅在下层屋檐用了绿琉璃瓦剪边,以示与皇家宫殿相区别,可见其地位之高。

           殿前挂有两块匾额:上匾额“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是赵朴初先生写的;下匾额“福海珠轮”是乾隆皇帝的手迹。“大雄”是印度梵语,为大勇士,一切无畏之意,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

           与多数寺院不一样,潭柘寺大雄宝殿没有供奉三世佛,而是“华严三圣”,即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与他的弟子阿难与迦叶,左协侍青狮文殊,右协侍白象普贤。大殿两厢列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鸱吻是作为镇物出现的,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属水,克火,故而置于屋脊以镇免火灾。

           据说,康熙皇帝初来潭柘寺时,看见鸱吻跃跃欲动,大有破空飞走之势,于是命人打造金链将它锁住,并插一剑。今鸱吻上“镀金剑光吻带”就是康熙所赐。

大雄宝殿前的古松

如伞般的树冠

           大雄宝殿正北为毗卢阁,此阁建于元代,为双层楼阁式建筑,硬山顶,七间开、高47尺,进深38尺,面阔100尺。是寺内最高的一座殿宇。

匾额“毗卢阁”三字是清康熙皇帝手书

下层阁的门额上挂有乾隆皇帝手书“圆灵宗镜”的匾额

           上层是藏经楼,下层殿内供奉五尊鎏金佛像,中央为毗卢遮那佛,依次向左是南方宝生佛和东方阿朗佛;向右是北方不空成就佛和西方阿弥陀佛。五方五佛,代表佛的五种智慧。

           毗卢阁最具特色的是阁顶的砖雕。大脊的正面为“游龙戏珠”,八条金龙追逐一颗如意宝珠。大脊背面雕刻的是“凤戏牡丹”,六只彩凤簇拥着一朵朵硕大的牡丹花。

           大脊两端的鸱吻造型也很奇特,正面图案是“降龙戏珠”,背面是“龙凤呈祥”。龙凤呈祥图案一般是龙在上,凤在下,因为在封建社会,龙表示男性,同时也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凤表示女性,同时也是皇后的象征。龙凤呈祥,代表富贵、吉祥、和谐、圆满。在男尊女卑、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凡是龙凤同时出现的图案里,总是龙在上、凤在下,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而这幅图案却恰恰相反,一只展翅飞舞的金凤高翔在上,其下面则是一条游龙;金凤高高在上,并且占据了整幅图案的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图案的主体,而下面那条龙仅起一点陪衬作用。可谓奇特之极,是谁敢这么大逆不道?据说毗卢阁最后一次大修是在光绪十六年,是清末恭王奕诉出资修建。这么做或许是恭亲王秉承了慈禧的旨意,要么就是有意要讨好慈禧太后。

毗卢阁侧殿千佛殿

毗卢阁西侧的药师殿

毗卢阁庭院内的众多古树名木远近闻名

东侧南边一棵娑罗北边一棵古银杏

西侧同样南一棵娑罗北边一棵古银杏

           庭院内南边这两棵娑罗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是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圆寂的,故佛教界视娑罗树为两大圣树之一(另一种是菩提)。娑罗树原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雨林之中,为龙脑香科娑罗树属,多年生乔木。树身高大,叶为长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黄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刚毛。因为气味芳香,木材坚固,可以用来制作家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药用或香料。

           佛经还记载,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故佛教界视菩提树为两大圣树之一。因菩提树在我国北方不易生长,北方佛寺多以银杏树代替。毗卢阁庭院内北边的两棵银杏都是几百年以上的古树,尤其帝王银杏有1400年的树龄。

帝王树

           东边这棵古银杏植于辽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树高40多米,直径4米有余,需六、七个人才能合抱,伟岸地伫立于毗卢阁前,气势夺人,真不愧是帝王树!传说中的帝王树非常神奇:清代每一位皇帝登基,此树就发一个新枝,渐渐长大并与主干合拢;而每一位皇帝驾崩,也会折断一个大树枝,于是乾隆封其为“帝王树”。

           西边的这棵银杏树是后来补种的,以与帝王树相配,故人们称其为“配王树”。可惜这两棵银杏都是雄株,所以没有结出银杏果实的可能。

           在毗卢阁前西侧,有一株柏树和一株柿树相伴共生,像一对情侣般树干紧紧相依,据说树龄已达百年。人们借谐音将其称为“百事(柏柿)如意”。想像着到了秋季柿子结果时的影像一定很美,满树红艳艳的果实在暗绿的柏枝映衬下分外夺目。

400年树龄的二乔玉兰

           毗卢阁前有两株400年树龄的“二乔玉兰”。花开时节,几乎遮蔽半边天空,远远望去,灿若紫霞,近处端详,美如玉盏。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二乔玉兰,堪称潭柘寺一绝。许多游人都是特意为观赏这两株二乔玉兰而来的。

           此种玉兰有两种色彩,紫中带白,白中透出一点点紫红,格外娇艳。传说三国时期,东吴乔公有两个女儿,是著名的美女,长女大乔嫁给了孙策,次女小乔嫁给了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曾写有这样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于潭柘寺的这两株玉兰花紫中带白,兼有两种颜色,十分娇媚,于是人们用“二乔”来赞誉,称其为“二乔玉兰”。

           毗卢阁前古老的盛开的丁香。寺庙内种丁香和佛教有很大关系,我国西北的一些寺院就以丁香树代替菩提树。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转载】【原创】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中)

           丁香: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晴空里灿烂的榆叶梅

           古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暮春时节京城内已经残花落红之际,地处京西群山之中的潭柘寺刚好是百花吐艳,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051/340823041784.html

更多阅读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门头沟潭柘寺

潭柘寺晋称“嘉福寺”,唐为“龙泉寺”,金御赐“大万寿寺”,明正统诏名“广善戒坛”、明天顺敕复“嘉福寺”,清康熙敕名“岫云禅寺”,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山宝珠峰下。卍敕建岫云禅寺山门北京城最有名的有关寺庙的谚语,也是被现代人常常提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个标准答案 新标准视听说3答案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个标准答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要看你是从表观上说,还是从实质的内容上回答这个问题。一、从表观上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所谓的蛋不能是其它的蛋而必须是特指鸡蛋。因为如果是泛指的蛋,那么肯定是

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啥是小鸡还是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是过去的回答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不要盲目相信某些外国人宣称的这个问题已经由他们解决了,要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能够让人信服并

声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转载】【原创】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中)》为网友九夏微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