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区域地理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提纲

一、 我国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南部少数热带,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3、东西跨经度大,时间差异大;南北跨纬度大,气温差异大。 二、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与欧洲差不多,世界第三 三、行政区划:(要求: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及下列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名称,并在图中填出) 1、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2、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临海:①渤海 ②黄海 ③东海 ④

南海 ⑤太平洋 ⑥台湾海峡 ⑦琼州海峡。

(4)陆上邻国14个:1朝鲜 2俄罗

斯3蒙古 4哈萨克斯坦 5吉尔吉斯斯坦6塔吉克斯坦 7阿富汗 8巴基斯坦 9印度10尼泊尔 11不丹 12缅甸13老挝 14越南

(5)隔海相望6个国家(自北向南):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应注意的几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省会):

山东及其周围:A(山东) B(河北) C(河南) D(安徽) E(江苏) 北回归线穿过的:J(云南)K(广西)L(广东)M(台湾) 其他:F(湖北) G(湖南) H(江西) I(四川) N(西藏) O(新疆) P(内蒙古) S(陕西) T(山西) 四、人口

1、数量: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占世界1∕5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增长:1600年以前缓慢增长,1600~1949年增长加快,1949年以后直线上升 3、分布: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为界 4、政策:计划生育

五、民族:1、共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六、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区域地理资料

七、我国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的分布(填图)

1、东西走向的山脉:A(天山)B(阴山)C(昆仑山)D(秦岭)E(喜马拉雅山)F(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G(大兴安岭) H(太行山) I(巫山) J(雪峰山)K(长白山) L(武夷山) M(台湾山)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N(阿尔泰山) O(祁连山)

4、南北走向的山脉:P(横断山) Q(贺兰山) 5、四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②(准噶尔盆地)③(柴达木盆地)④(四川盆地)

6、四大高原:⑤(青藏高原)⑥(内蒙古高原)⑦(黄土高原)⑧(云贵高原)

7、三大平原:⑨(东北平原)⑩(长江中下游平原)

8、一二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填字母):(C、O、P) 9、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填字母):(G、H、I、J)

10、南北方分界线的山脉(填字母):(D)

11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太行山山西省与河北省、巫山重庆市与湖北省、武夷山江西省与福建省、南岭湖南省、江西省与广东省 八、气候特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雨热同期

九、1、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2、土地资源特点: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不足,比例不合理。 3、水资源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夏季多,冬春少。

地区分布不均—南丰北缺,华北、西北缺水严重。 十、1、我国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2、运输线分布: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原因:东部温暖湿润,平原为主,经济发达,人口多)

3、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京哈、京广、京沪、京九、京包 十一、农业的分布

(1)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山地牧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牦牛、藏绵羊,高寒牧场 (2)三大林区: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人工林区 (3)两大渔区:东部沿海渔区、长江中下游渔区 16.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辽中南——重工业

17.工业分布: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性 沪宁杭——全国最大,综合性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1、界线A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它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吻合,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和降水;

2、界线B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的分布相一致,它与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主导因素是气温、降水(或气候)

3、界线C是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它与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吻合,主导因素是地势。 二、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地理上大致与中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中国东部季风区北方与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线

三、西部以牧业为主(四大牧区)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著名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著名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寒牧场,著名畜种有牦牛、藏绵羊。 四、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干旱。

1、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候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发展农业的优势: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缺水,

4、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有黄河水灌溉,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 5、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山麓绿洲(冰雪融水),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五、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级区域) 1.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2.“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3.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点状、线状,沿山前平原、沿河地区分布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5.特殊的灌溉工程:“坎儿井”。

6.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7.西气东输: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 意义:对西部: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

A

C

B

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特征

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纺织、电子等轻工业为主。

2.有利因素: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丰富,华人、华侨集中;

③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3.与港澳“前店后厂”:(前店)港澳——资金、技术、人才、管理 (后厂)珠江三角洲——劳动力、资源、厂房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2.旅游资源丰富(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拥有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 (1)边境游、出境游,邻缅甸、老挝。

(2)热带雨林动植物: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

(3)以 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风情:竹楼,菠萝饭、竹筒饭,孔雀舞、象脚鼓舞,泼水节。 3.旅游业带动交通运输、商业、城市面貌、房地产的发展。

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四省区,

2、“风吹来的高原”: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自然———缺少植被保护;土质疏松;多暴雨;

人为———开垦、采矿,植被破坏。

2、治理:(1)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生物措施

(2)修梯田,建挡土坝——工程措施。

3、致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三、黄河的治理

1、上中游水能丰富。 2、中游多泥沙

(1)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支流多)

(2)治理:①黄土高原种树种草,修梯田、挡土坝,减少水土流失; 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3、下游“地上河”

(1)原因:流经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2)治理:清淤固堤 四、读黄河流域图填充:

(1)发源地:A巴颜喀拉山 (2)入海:B渤海 (3)分段点:C河口 D孟津 (4)水电站:E龙羊峡 F刘家峡

G三门峡 H小浪底

(5)主要支流:J汾河 K渭河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一、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及范围: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2、地形: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4、河湖: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5、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天然气、磷、水能、耕地、淡水资源。。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构成“H”格局

1、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密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①东部向西部输送产业、技术、人才、信息; ②西部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并沟通东西商贸。

2、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要道,向南北辐射:南北产业、技术、人才、信息的传递。 3.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协作:

①中上游地区向下游输出资源、能源;②下游向中上游输出产业、技术、人才、信息。 三、沿江地带的工业——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重要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2、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四川攀枝花 3、汽车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四、生态环境

1、问题: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污染;酸雨

2、治理:(1)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2)退耕还林还湖;(3)修水库。 五、长江的开发

1、我国河流的三项之最: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2、“水能宝库”:水能集中在上游,从源头到宜宾,河长3500千米,落差6200米。 3、“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4、中下游多洪涝灾害,原因:①降水丰沛,②支流多,③湖泊缩小,森林遭到破坏。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原因:曲流发达,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6、读长江流域图填充:

(1)发源地:A唐古拉山 (2)入海:B东海 (3)分段点:C宜昌 D湖口 (4)主要支流及城市、湖泊:

G嘉陵江 H重庆 I汉江 J武汉 K湘江 L洞庭湖 M赣江 N鄱阳湖 (5)水电站: S三峡 R葛洲坝

练习:

117°00′ 117°30′

37°00′

36 °30′

(1)根据资料描述济南的经纬度位置:

济南市区大致位于东经117°,北纬36°40′,属北半球,东半球;位于北温带。 (2)描述济南的气候特点并说出其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夏长,春秋短。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3)有一批海外游客来山东旅游,他们想游览济南、青岛、泰安、曲阜、潍坊等地,请你再为他们推荐2个地方,并为他们安排合理的旅游日程(不能落下所提到的旅游景点)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151/774034882167.html

更多阅读

韩国领事馆区域划分 韩国行政区域划分

韩国领事馆区域划分:北京总领事馆: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上海领事馆: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广州领事馆: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沈阳领事馆

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 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划分

徽州学简称徽学,现代意义上的徽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是指以徽州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科技、工艺等为研究对象的、具有徽州特色的一种理念和学说的总和。徽学作为“学”,它是一种能正确地、合理地呈现客观社会历史文

《郑州市物业管理区域划分规定》 郑州市各区域划分图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活动,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和《郑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适

经销商区域划分 区域市场,如何向经销商要销量

  企业和经销商合作的目的原来企业在那个区域没有网络,通过和经销商合作把他的网络纳入企业的网络,利用经销商的车辆、人员、资金等使得产品在该市销量快速提升,所以说企业和经销商合作是企业快速建设网络、快速回笼资金、快速启动

声明:《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区域地理资料》为网友帅丿朔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