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 解厄鉴(宋 晏殊)

 

解厄鉴

 

【北宋】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抚州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历居要职,官至宰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均出其门下。晏殊才高学富,识见明决,深知治国本末,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更通避祸解厄之学,因此生前身后,俱获显要殊荣。一生平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解厄脱困?北宋智者晏殊的《解厄学》是一部十分罕见的著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关注致厄的根源。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国版的“人性的弱点”。他提出的“驭情为先,而后可驭人生”的观点,至今仍有其精辟的现实意义。

 

 

 

 

 

藏锋卷一

 

【原文】

  厄者,人之本也。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

【译文】

  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吐露锋芒,是困厄加剧的原因。想要减少困厄,才学就不要轻易显摆。

 

【原文】

  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

【译文】

  当权者招揽贤士,一待功成他们就会改变心态。地位低下的人求取富贵,目的达到了就容易骄傲气盛。不懂得戒忌和警惕,上司和下属就难容。

 

【原文】

  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生之惟艰,何足道哉?

【译文】

  仁德的人不务虚名,仁德才是最宝贵的。明智的人不会贪恋权位,真正的明智是懂得放弃。勇敢的人不会逞强斗狠,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内敛。人们的生活都充满了艰辛,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范蠡功成退江湖)

 

 

隐智卷二

 

【原文】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无敌,彰显无功。

【译文】

  活用智谋是有利的,玩弄智谋是有害的。暗中使用智谋方有成效,公开卖弄智谋就毫无作用了。

 

【原文】

  不为己谋,君子之智也。莫使己亏,小人之奸也。

【译文】

  不为自己谋划,这是君子的智慧。不使自己吃眼前亏,这是小人的狡黠。

 

【原文】

  不怨智寡,忠义失焉。

【译文】

  不要抱怨缺少智慧,要担忧忠义的丢失。

 

【原文】

  上惟忠,能次之。下为实,术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难止。

【译文】

  上司都希望下属忠诚,能力才华还是次要的。做下属要注重诚心,权术还在其次。不明白其心理,困厄就难以停止。

 

【原文】

  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祸也。

【译文】

  蠢笨的人炫耀智谋,这是愚蒙的行为。智慧的人纵论计谋,只能给自己招祸。(雍正查办年羹尧)

 

 

戒欲卷三

 

【原文】

  欲大无根,心宽无恨。好之莫极,强之有咎。

【译文】

  欲望强烈的人不能立根,心地宽广的人不会怨恨。喜欢什么不要过度,强求什么定要招灾。

 

【原文】

  君子修身,避祸也。小人无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别也。

【译文】

  君子修身养性,是为了躲避祸根。小人无所顾忌,是自寻死路。一个念头的失误,就会造成生死之别。

 

【原文】

  治贪以严,莫以宽。惩淫以辱,莫以隐。伐恶以尽,莫以慈。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

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 解厄鉴(宋 晏殊)

【译文】

  整治贪欲要严苛,不要宽容放纵。惩戒淫欲,要使其受辱,不要加以隐讳。祛除恶欲要斩草除根,不要滥施仁慈。制服欲望要求助于修德,务必诫勉牢记。

 

【原文】

  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译文】

  颖悟的人顺畅通达,迷惑的人困厄多难。(金海陵纵欲亡身)

 

 

省身卷四

 

【原文】

  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译文】

  自知的人不会身陷窘境,看透世事的人是不会奢求。

 

【原文】

  人有异,命不同焉。物有别,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计不失。

【译文】

  人有等差,命运各异。物有区别,情态相近。对待自己像对待他人一样,大体不会失误。

 

【原文】

  智不及事,非察莫中。人心多易,非思难度。

【译文】

  智谋往往赶不上事情变化,不深入观察就无法正确把握。人心容易发生改变,不深入思考就难以揣测。

 

【原文】

  俗不堪亲,非礼无存。

【译文】

  对俗人不可以过于亲昵,不严守礼法就难以共处。

 

【原文】

  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译文】

  常怀惕励的人没有邪念,遵循正道,相安长久。担忧良心有失的人没有愧疚,心灵安宁,永处吉祥。(急流勇退曾国藩)

 

 

求实卷五

 

【原文】

  致远者实,近利者虚。

【译文】

  目光长远的人务实,谋取近利的人虚浮。

 

【原文】

  众趋者慎,己悦者进。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

【译文】

  对众人追捧的事要慎重,对自己喜欢的事要敢为。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就不会偏离事物的实际。不追求完美无缺,就不会被蒙蔽事实。

 

【原文】

  人无贱者,惟自弃也。

【译文】

  人没有注定是卑贱的,除非自暴自弃。

 

【原文】

  大智无诈,顺乎天也。小智无德,背乎情也。

【译文】

  大的智谋没有伪诈,因它顺应规律天理。小的智计不讲仁德,因它违背事理人情。

 

【原文】

  识察勿忧,忧弗学也。

【译文】

  不忧虑欠缺识见和洞察力,当忧思不用心学习进步。

 

【原文】

  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闲逸而多得,乃实之旨焉。

【译文】

  辛苦劳累却少有收获,这不是求实的过错。清闲安逸却多有所得,这才是求实的本意。(曹孟德不拘求才)

 

 

慎言卷六

 

【原文】

  言之祸,无论优劣也。语之弊,由人取舍也。

【译文】

  言论可以肇祸,好话与坏话都可以导致恶果。言论能给人带来害处,全在人取舍。

 

【原文】

  君子不道虚言,实则逆耳。小人不表真心,伪则障目。见言见志,其行亦断也。

【译文】

  君子不说诳言,说实话又容易让人听起来感觉不舒服。小人不表露真心,伪装得常让人看不清真面目。听其言可知其心志,其行为也就可以判断了。

 

【原文】

  贵者宜谦不宜傲。卑者宜恭不宜放。

【译文】

  富贵之人应该自谦,不要自傲。卑微的人应该恭顺,不要狂傲。

 

【原文】

  人无信,则言勿听。

【译文】

  一个人如果失去信任,那么他的话别人就会听不进。

 

【原文】

  不知机而无泄,大安也。不避亲而密疏,大患也。

【译文】

  不知晓机密就不会泄露,这是切切的安全。不回避亲属谈论而使秘密泄露,将是大大的祸患。(泄机谋伏完丧家身)

 

 

节情卷七

 

【原文】

  知书而后忘情焉,抑性而后正身焉。

【译文】

  知书达理后就不会为情感所左右,抑制天性后才能立身行正。

 

【原文】

  纵亲见私,不容也。纵友见拙,不智也。纵怜见稚,不厚也。

【译文】

  庇佑亲情就会暴露私心,将招来不容。放纵友情就会显现愚拙,是不明智。滥施同情就会显得幼稚,并非忠厚本意。

 

【原文】

  天怒成灾,人怒成害。

【译文】

  上天愤怒就会施加灾难,人们愤怒就会制造伤害。

 

【原文】

  君子戒悲,小人戒忧。不舍之情,羁身也。

【译文】

  君子戒忌慈悲,小人戒忌忧思。不肯割舍的情感,束缚着人的身心。

 

【原文】

  幸不恃色,荣定其品也。义不恃媚,信定其谐也。

【译文】

  受宠幸不能全仗容颜,从承受尊荣可看出人品。有情义不能倚仗谄媚,忠信可以维持和谐。(卢杞的报复)

 

 

向善卷八

 

【原文】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

【译文】

  吉祥有因,幸福有源。

 

【原文】

  天佑善者,其心悟焉。言善未必善,观其行也。言恶未必恶,审其心也。

【译文】

  上天保佑忠善者,因其领悟了处善之道。语言善意者未必尽善,要观察他的行为。话语粗犷者未必凶恶,要审视他的内心。

 

【原文】

  名勿信,实勿怠。

【译文】

  虚名头不要轻易求取,务实心不可丝毫松懈。

 

【原文】

  君子亦怨,不误其事。小人亦友,不辍其争。利可求,道可守。

【译文】

  君子也会有抱怨,但不会耽误正事。小人也会有朋友,但不会停止争夺。利益可以求取,道义必须坚守。

 

【原文】

  恶惑愚不惑智也。善贵诚不贵法也。

【译文】

  恶念能迷惑愚人,不能迷惑智者。善良重在真诚,不在乎方法。(冯道为相事十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151/938913881288.html

更多阅读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 破阵子晏殊名句赏析

陆永品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鹉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这首词在南宋黄升的《花庵词选》里题目叫做《春景》。它以农村生活为题村,风格清新

晏殊的诗 王建的诗

王建的诗 王建卷二百九十九卷299_1 「送人游塞」王建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卷299_2 「塞上逢故人」王建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走马登

范成大的词集 晏殊的词集

晏殊的词集 晏殊晏殊谒金门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

声明:《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 解厄鉴(宋 晏殊)》为网友最柔軟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