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教学视频 每周一字(教)

<会意>、<形声>字

小篆:「教」,从 、从孝,是执以教导人者。「孝」音教,作效解,上之以示儆,下顺之而从所施为教,其本义作「上所施下所效」解。即长上对下辈指导督责之意。

其义为:

1.教化曰教。如《管·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

2.规矩曰教。如《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注五教: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训诲曰教。如受教、就教、请教等。

4.令曰教,命令之称。如《易·管》「圣人以神道设教。」

5.教育曰教。如《诗·周南序》「教以化之。」

6.传授曰教。如《孟·滕文公》「教人以善谓之忠。」,又如

教课、教书等。

7.训练曰教。如《焦仲卿妻诗》「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8.使曰教。如《朱熹·答梁文叔书》「教人如此发愤勇猛向前。」

小篆「教」,从孝、从 。是象形文字,像手有所执持之形,含举手做事之义,换句话说,就是实践、落实。故教之原义就是让人们学习如何力行孝道。《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无「孝」不成「教」,「孝」乃「教」之本。有了孝作为根基,才能受教有地,一切的教育才能扩展开来,才真正能化育人民。

为什么教育的根本,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父子关系、君臣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主旨: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妇恩爱、兄弟和睦、朋友有信。

每日一字教学视频 每周一字(教)

如果不了解这五伦关系、违背其运转法则其结果必是:个人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是故,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

现实为我们证明:

懂得孝的孩子,知道自己要用功读书,不令父母担忧;懂得孝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父母,顺父母心愿地点滴做起;懂得孝的人,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起居有常,不使父母担心;懂得孝的人,知道在工作中,敬业乐群,以请父母宽心。

敬爱父母者,自然会和睦亲朋、尊敬老师、领导与同事;敬爱父母者,自然能自重守法,谨慎做人;敬爱父母者,就有博爱大众,忠诚国家的人品基础……

由此可见,落实孝道才是握住了教育的根本。反观我们现行的教育,不论在家庭抑或在学校和社会都偏重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如何做人的教导。这样培养出的人,不懂得如何按自然的法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乱象定会愈演愈烈。目前青少年严重的道德问题(如杀父弑母等令人发指的事件层出不穷),这无疑是失去传统做人教育的必然结果。失去了人伦之本的社会,即使科技再发达,也会迷失为人类服务的方向。

教就是孝的落实。从这字的结构,我们可以体会,蕴含在汉字中古人深邃的智慧。《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恢复以孝为本的人伦教育,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责任。

请参阅《传统教育应该加强》一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451/393012085542.html

更多阅读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100集笔记-1 每日一字田蕴章

1.永㈠①①②③㈡㈢每日一题:“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

田蕴章365个字 田蕴章每日一字1至365

目录:001_永_永字八法002_火_火字与笔顺003_必_必字与书法004_右_右字与书法005_有_有字与执笔006_无_无字与捻管007_飞_飞字与入门008_耳_耳字与入门009_之_偏锋与中锋010_乎_方笔与圆笔011_者_藏锋与露锋

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365集 田蕴章每一题每日一字

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1945年生於天津,现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书法硕士生导师。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二王、孙过庭、钟绍京、颜真卿

写给北方网和田蕴章老师 北方网田蕴章一日一字

写给北方网和田蕴章老师田蕴章老师在北方网做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书法视频节目快要结束了,这些节目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能着力找到的(约占三分之二)也都仔细看了,很想为这个栏目谈点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认为田老师在节目中对书法艺

声明:《每日一字教学视频 每周一字(教)》为网友一个人挺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