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新闻网报道:黄小姐的父母是广州某高校退休老师,近日,黄小姐接到派出所的电话说,母亲和两名年轻女子在银行欲取3万元现金,银行人员怀疑老人遭遇了诈骗,就报警阻拦。在派出所,老人却坚称是自己愿意掏钱购买保健品,派出所只有放行。
没想到刚出派出所,两名女子带着老人直奔另一家银行ATM取款机取走了3万元。黄小姐叹气说,“谁也拦不住。”现在母亲把保健品“当药吃”,已发展到有病不去医院、只信保健品的地步。

家中保健品 堆积成小山
越秀区市民廖小姐说,独居的父母买保健品已有五六年,现在愈演愈烈。上周末,廖小姐回父母家探望,一开门就被吓住了——客厅和各个房间的角落里都是保健品。盒装的、瓶装的,穿的、用的,像一座小山,占去半间屋子。屋内,仅未拆封的保健品就有七八种,占了一大半。例如头部健康智能按摩仪、平衡能量素、调脂口服液、天然维生素E、牦牛骨壮壮胶囊、金钦石斛胶囊等。
多数保健品价值不菲,例如一款号称原产地是美国的保健品——“拉什莫尔山深层水浓缩液”。“母亲说这是‘来自美国山上的神水’,几盒花了3万多元。”廖小姐说。
老父跑北京 亲自去付款
天河区退休老人刘先生今年70多岁,过去五年已花了十多万元购买保健品。为阻止父亲买保健品,女儿刘小姐无奈请了长假,在家守着父亲。“把他锁在屋里也不管用。”刘小姐说,一次,父亲委托保姆邮寄1万元到北京某保健品公司,保姆把此事告诉了刘小姐,钱被中途拦截了下来。刘先生知道后大发雷霆,竟然买了机票一个人跑去北京去送钱。刘小姐跟了过去,找到父亲后,两人前往宣传单上的收款地址,结果发现那里压根没有保健品公司。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