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作业1 行政伦理学作业1 《行政伦理学》作业3

《行政伦理学》作业3(第7—9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 C )有效途径。 P184

A.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D.行政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 )。P184

行政伦理学作业1 行政伦理学作业1 《行政伦理学》作业3

A.责任可以放弃 B.责任不可以放弃 C.荣誉称号可以被放弃 D.荣誉可以被忽视和轻视

3、( A )使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更具有灵活性,是三种责任机制相互补充的融合剂。 P185

A.行政荣誉机制 B.行政责任机制 C.法律责任机制 D.行政监督机制

4、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 B ),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P187

A.无限责任制 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 D.半责任制

5、行政荣誉的实质是责任,意味着同类职务、同类工作、同等任务条件下( C )的道德期望。 P188

A.同等 B.更少 C.更多 D.以上都对

6、行政人员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指下列选项中的( A )。 P202

A.认知理性 B.实践理性 C.道德理性 D.形式理性

7、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 D )。 P204

A.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 D.行政信念

8、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 C )。 P205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9、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 D )。 P219

A.法律制度 B.行政组织 C.组织环境 D.行政人员个体

10、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 C )的表现。 P222

A.道德修养 B.法律修养 C.政治修养 D.作风修养

1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了那部法令惩治贪污行为( C )。 P246

A.《官刑》 B.《杂法》 C.《大诰》 D.《吕刑》

12、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 D )。 P248

A.《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B.《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13、下列关于求真务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P253-255

A.求真务实,必须真抓实干 B.求真务实,必须真心实意

C.求真务实,还必须有真才实学 D.求真务实,不需要创新精神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P238

A.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来自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

B.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C.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性是从形式上讲的

D.行政伦理规范的客观性主要是讲其存在形式是客观的

15、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 C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P249

A.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可以成为行政荣誉授予主体的有( ABCD )。 P191-192

A.国家主席 B.行政组织 C.社会公众 D.行政人员自身 E.行政人员家属

2、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ABD )。 P182-184(重点184第1行)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B.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了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公共利益要服从于个人利益

3、构成行政人格的具体要素包括( ABCDE )。 P202

A.行政理性 B.行政情感 C.行政意志 D.行政信念 E.行政习惯

4、行政伦理规范是( ABCD )。 P237-239

A.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E.约束性与导向性

从教材第237——239页的内容看,此题的选项值得推敲。选项E若改为“约束性与导向性的统一”似乎更好。

5、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为此,应做到:( ABD )。 P252

A.强化群众观念 B.注重调查研究 C.勤于学习和思考 D.和群众交朋友 E.帮民致富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主体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P169

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P178-179

3、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P201

4、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

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P202

5、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P229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P184-188

(1)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冲突的可能性,在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以道德判断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除了对上级和法律监督主体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良心负责。

(2)行政责任与行政荣誉的联系。第一,行政荣誉的获得以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前提;第二,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以后,他人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第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那些心理? P191

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3、行政人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200第2段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那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P207-208

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5、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P229

(1)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 (3)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 (4)实施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实施; (5)实

现机制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尽管政府也会介入,以一定的外在物质力量及措施来保障实施,但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度。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P180-181

从作业情况看,这道题答得五花八门。有的同学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谈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教材的第180—181页对此问题有明确表述。

参考答案: (1)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荣誉权是行政人员的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荣誉权的这种规定也适用于行政人员。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和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使行政人员不仅在合乎道德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来较高的声望,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一般说来,为了激励行政人员不断重复正确的道德选择行为,行政组织一般都在授予行政人员行政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即使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合乎价值观的道德选择,也会使行政人员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获得优先权。

(2)需要指出,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P223-224

在教材的第223—224页,第三标题下,主要讲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制度保障的机制发展趋势和作用。答题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 (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2)制度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治的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

(3)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3、试论述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 P237-238

在教材第237页对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有明确阐述:“行政伦理规范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在内容上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与物质生活状况,它以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既限制行政人员行为的随意性或任性,又鼓励和引导行政人员从事„应当‟的行为,保证行政伦理社会功能的实现,完成行政伦理对人的精神和活动的影响。”

此题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答的。在关于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问题的论述部分,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第237下面两段—238第4段);第二,行政伦理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第238下面三段—240页)。

答案要点:(1)行政伦理规范及其本质。行政伦理规范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行政伦理规范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

(2)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对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道德要求,根植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关系,是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第二,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形式,作为客观的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性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651/461894971058.html

更多阅读

行政伦理学参考文献 行政伦理学教程

一、著作类:1、国外著作[1][美]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2][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3]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美 库珀著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英文书名: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s: an approach toethic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目录:  

行政助理岗位职责 房地产公司行政助理职责

职责一:房地产公司行政助理职责1、协助行政经理完成公司行政事务管理;2、参与公司绩效管理、考勤等工作;3、参与公司行政、采购事务管理.具体内容为:1、人事档案管理2、人事考核作业3、员工教育培训4、作息考勤管理5、奖惩办法

声明:《行政伦理学作业1 行政伦理学作业1 《行政伦理学》作业3》为网友简遇而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