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社 未名社


Weimingshe
未名社


   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 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 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
 “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专收社员创作。
 未名社主办的《莽原》周刊,1925年 4月24日创刊,由鲁迅主编,附载于北京《京报》,出至第32期休刊。1926年 1月10日,改为半月刊出版,由该社发行,先后由鲁迅、韦素园主编,出至第48期停刊。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创刊,李霁野等编辑,北京未名社出版社发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 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号后停刊。
 未名社活动以译介外国文学为主,兼及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以俄国、北欧、英国文学居多,又努力介绍苏联文学。1928年 4月,曾被北洋军阀政府以“共产党机关”罪名一度查封。鲁迅评价未名社“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介绍了果戈理(N.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E.Dostoevsky),安特列夫(L.Andreev),介绍了望·蔼覃(F.Van Eeden),介绍了爱伦堡(I.Ehrenburg)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B.Lavrenev)的《第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有结束之议,鲁迅遂声明退出。1933年春,该社在京、沪报纸刊登启事宣布“将未名社及未名社出版部名义取消”。
莽原社 未名社
                 王景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751/9915310566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一篇未名空间上有关美国房价的文章 如何转载微信原创文章

(这篇文章大部分的描述基本符合实情,除了文中所述的原因,美国相对低廉的房价还有两个因素:1.物业税。每年房主需要交纳房屋价值1%左右的物业税,用于社区服务如学校、警察局和消防局,增大了炒房者囤房的成本,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物尽所用。2.完善

北大未名 北大未名集团

北大未名BBS,简称北大未名、未名或BDWM,2000年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今朝首要为北京高校校内收集供给互联网电子通知布告牌办事。原名PKU BBS,后曾更名北大BBS,2000年7月7日正式命名北大未名BBS。还有: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目次 北

声明:《莽原社 未名社》为网友挽手说梦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