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网健康导读】地黄是常见的中草药,有着很强的药理作用,地黄不光可以入药,还是日常生活食补的主要食材,今天小编就推荐几款地黄做的食补汤,喜欢的朋友都可以试试哦。
女贞子生地炖猪脊骨
中药女贞子生地黄炖猪脊骨对此有防治的功效。女贞子为补阴类药材,其性平味甘、苦,入肝、肾经,能补肝肾、强腰膝,可治阴虚内热、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及须发早白等。以它配养阴凉血的生地炖猪脊骨,养阴补肝、滋肾生发,还辅助治疗夏日烦热所致失眠、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等。如阳虚者可以熟地黄代替生地黄。
材料:女贞子30克、生地黄20克(或熟地黄30克)(中药房均有售),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烹制:药材分别洗净,稍浸泡;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清热解毒黑豆生地汤
秋风起时又是食大闸蟹的旺季。大闸蟹虽为食,但它毕竟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有些人食后或过量食后容易过敏,中医认为这是饮食失节,进食过量的虾蟹类高蛋白,或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属于中医学“湿疮”、“湿疡”范畴。黑豆生地汤对此有一定的预防和调理作用,此汤具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主治脾虚湿浊不化型湿疹。
材料:黑豆100克,生地、防风、甘草各10克(中药店均有售),冰糖适量。
烹制:黑豆浸软,药材稍浸泡,漂洗,用煲汤袋装好,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冰糖便可,为2~3人用,宜1日分2次进饮。
祛湿知母生地猪肉汤

材料:知母10g,生地12g,瘦猪肉250g
做法:加水2000ml,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适宜平时常见口干、口臭、口舌生疮等人群饮用。本汤一周建议服用2~3次。平时烟酒量较大的人群也可选用。
宜夏枯草生地红枣煲水鸭
水鸭性微寒而味甘咸,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补益之功,配以清热下火明目的夏枯草、养阴凉血生津的生地等中药为汤,清润而略带中药的清香之气味,能滋阴凉血、清热润燥、养肺明目,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夏枯草12克,生地、杞子各10克,中药店有售,红枣5个,水鸭半只,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洗净,药材浸泡,红枣去核;水鸭去脏杂、尾部,“汆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以上关于地黄不光可入药还能入汤 小编推荐几款食补靓汤的食疗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爱华网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哦。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健康资讯,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