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权 董事长访谈十 《一个二十五岁的董事长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演讲》

《一个二十五岁的董事长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演讲》  (2011-05-11 07:45:40) 覃彪喜演讲笔记 (注:看过后深有感触,值得一读)

  两点半,覃彪喜准时入场

  演讲正文 

  这是我第二次来湘潭大学。在我看来,湘潭大学是一所很可惜的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城市集中,而湘潭大学渐渐没落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湘潭大学是在湘潭。无论教学资源还是行政支持,就因为这所学校不是在大城市,因而受到排挤。

  而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

有一篇由社科院基金支持的文章也是此题目,但那是由一个教授所写,满纸胡言,百花国家的钱,做出来的竟然是这个!今天我就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了。当我毕业时,全国总共有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百万,而现在呢,五百万!若说我们当时就业不容易,而当今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则可以用凄惨来形容。

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的情况呢?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必须把这个原因给找出来,只有找到了原因,我们才会想出相应的对策来。

教育产业化?这的确是个馊主意,是个很愚蠢的想法,但绝对不可因此来下结论。

  这几年的扩招?我已开始对这个政策是痛恶不已,但一个从韩国回来的朋友的经历却让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动摇。韩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是一个自卑的民族所创造的国家。他们很自卑,自卑的都已经变态了。从他们将自己的首都中文名改为首尔就能看出来。但它们的高等入学率却使我很吃惊,百分之八十一!发达国家的大学毛入学率是百分之六十。我国呢,今年刚刚达到百分之二十一,和他们相比我们还差得远呢。一个国家其受过高等教育的国民所占的比例越多,一般这个国家就会越强大,当然了,韩国除外。别看我国虽然相比较而言增长了许多,但还是少的,可为什么本来就很少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呢?有人总结了这样的几点原因,这里我与各位共同体辨别真伪。

  第一、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未顺应社会的变化而及时的调整,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

这对吗?不对!或许他们说,现在的大学生只想在大城市就业,而不愿到基层,不愿到西部。在这里,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各位,这完全不对。现在连零月薪的都有,我们学校每当召开校园招聘会时,无论哪个展位,都是人满为患。无论他是兰州的单位还是个东莞的小机电厂,都是人满为患,就这样了,他们还会挑挑拣拣吗?向我们的中南大学都是这样,那么想怀化学院等更次的学校呢?说这话的人简直就是在讲笑话。

最近,我听说教育部、组织部等几个部委联合发文,将在大学里招聘十万大学生去当村官。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农村生产力不高,二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对此有不同意见,管理一个小村子犯得上用大学生吗?显然不用这么大动干戈,倒是第二条的可信度较高。这个政策着力解决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缓和就业困境。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是大学生不愿扎根基层,而是若没有中央部委的出面,他们连这个工作都找不到。

  第二、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

赵文权 董事长访谈十 《一个二十五岁的董事长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演讲》

这明摆着就是在戏弄我们的智商,应届大学生不就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吗?有个笑话,说是一个大人问三岁的小孩,你知道开国大典是在哪一天吗,不知道。为什么呢,有人就分析啦,这是因为他没有参加国开国大典。笑话,你让孩子去参加开国大典就相当于让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工作经验。再说,有工作经验的就不叫做应届大学生了。

  第三、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有所歧视。

一般招应届学生的单位都回到校园里开招聘会,但这类的公司少之又少,我所见的员工几乎没有应届的,而像宝洁那样只招应届生的公司就更少了。我就曾经有一次失败招聘应届生的例子。那时我在房地产工作的时候,找了两个应届生,好像还是从湘潭的学校毕业的。他们是学营销的,但在这样的岗位上却手足无措,一个月四千呀,他们只干了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都是老员工手把手教他们的。到了三个月,户口办的差不多了,技术也快学成了,他们却辞职了。从那以后,我所在的单位原则上就不照应届生了。当然,我这样的原因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人就是天生那种歧视应届毕业生的那种人。我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他们也是从应届生走过来的,若不是有个单位收留了他,他现在有这种歧视的资本吗?就像你利用别人搭的桥顺利过河,却在自己过去后把桥给拆了,在你后面的人没办法过河,你就在河的一边冲人家吆喝''哈哈,过不来了吧,谁让你们不会游泳''他的这种心态也好,嘴脸也好,若是用丑陋来形容,简直就是侮辱了丑陋这个词。

  第四、专业不对口?

常有人这样抱怨,说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什么都不会,还不如个工人好用呢。在这里,我想说:大学,不是个技校!大学,是培养思想的地方。高等教育和社会及经济、政治有天然的距离,大学思想有其独立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会有哲学系、历史系还有中文系的原因了。

现在,我想和同学们一同探索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了。就拿我们公司旁边的一个工厂来说吧。这家企业是个电子厂,其主要业务就是为全球的大计算机厂商生产主板。他们是根据订单来生产的,将产品做出后就装进集装箱送往下一个加工厂。一台计算机就是这样做出来了。而生产一件产品的完整流程是这样的:市场调研,提出架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品牌营造,管道开拓,物流管理,售后服务这几部分。在其中,除了生产以外,其余的部分都是需要大量的人才的,也就是需要大量的大学生。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只有生产这个环节是在我国内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参与了产品的生产,但却不需要大学生,需要的就是熟练的技工。这是什么,这时产业结构的问题。

  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就是大学的盲目重复建设。湘潭大学不管到底怎么样,最最起码法学专业在湖南省绝对算得上是第一。但现在,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都纷纷开设法学。技校成了学院,学院成了大学,一个有一个的八卦学校都冒了出来。法学专业啊,听起来多好,是权力与公正的象征,法官与律师都是都是法学毕业的。但法学注定是就业率最差的专业,法学出来的人只能做与法律有关的行业,相比较而言,倒是哲学和文学叫从容些。你不是相当法官和律师吗,你得有证书,而参加考试的条件之一就是你必须有法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也就是说,你只有毕业才能去考证,反过来说,法学的学生刚毕业时是没有工作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连人大和北大法学专业的学生都不能好好的就业,你那些技校学院的毕业生还能有什么盼头呢?

  第五、大学价值的缩水与大学生的贬值。

凡是公司企业的人事部经理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大学生啊,都贬值了。现在的大学都是千人一面,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书本教材,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没有什么亮点和特色。

对于这几年的扩招,我始终是怀着矛盾的心情去看待的。有些人受益于此,但有些人却受伤于此。假如没有扩招的话,肯定有很多的人没有学可上,就更别提湘潭大学了。但学生增多了,相应的师资、实验设备、后勤准备去没有跟上去,人均享有的教学资源也就相对减少。大学价值缩水,所产生的人才自然会贬值的。我很幸运,是在扩招的前一年,也就是一九九七年考进中南工业的。那时,我们全系共有三十几个人,除了一些像马论,毛选的公开课之外,其余的全是小班教学,三十几个人一位老师,你们有这样的吗?没有吧。后来,学校还是嫌人太多,又重新分班,一个班上只剩下了十五六个人。逃课的总要有一两个,有这事那事的又一两个,于是,变成了十个人一位老师了。大家请想一想,当一个老师执教十名学生时,老是有充分的时间和每一位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那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充分的吸收老师的知识以及思维,他会受益很多的。我们当年就是和老师争论关于人大机构是否可以改成西方国家的两院制,人大常委会是上院,人大全体会议是下院,人大代表职业化的问题与老师争论了一上午,那是痛快呀。而现在呢,一件大教室,挤着一二百人,当一个班只有十几个人时,与一个班有一百个人时,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在大学里,大致可分为三类人。一类就是那种有目标,有理想,并且勇于实践的优秀者。剩下的两类人分别是不读书与读无用书的人。在我的书里,曾经提到过逃课的问题,有些老师的课若是不逃,那简直就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但我却从来没有说过你逢课比逃啊!记得我在西安时受一同学的强烈邀请,去参观他们租的房子。那里有冰箱,有电视,微波炉应有尽有。当我问他,你这里有书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他,你在这三年里,去过自习吗?他这会儿很认真的想了一会儿,然后郑重的告诉我''有过,大二时为了追一个女生,我花了好长时间去教室自习。''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像这样的人简直不能称作是在上大学,而是在玩大学。若四年是玩过来的,你就是不拿自己当大学生,又怎能指望别人拿你当大学生呢?剩下的那类人就是净读无用书。当每个人成为大学生时,总会有些迷茫,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迷茫一两天没事,迷茫一两年也没有什么样的关系,但你可千万别等你大学毕业时还在迷茫,那可就太晚了。我在书中曾说过一个例子,就是那个每天都会给自己的女友买早餐的男生,等毕业后,我问他:你在大学里究竟认真做过事情吗?他极其认真的说:我在大学四年里起码认认真真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替别人守了老婆。这究竟算什么呢,他这就叫做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也就不会去做些什么。不知多少人说了多少遍,你在大学里的第一天就应该想:等我离开这个学校之后,我会做些什么呢?有了理想,有了目标,你才不会迷茫。

  刚才,我说了三点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歧视。这个刚才讲了,现在就不再啰嗦。

谁都知道大学生就业难。那具体的情况,具体到你自己身上,就未必如此了。到底怎样使自己就业不难呢。刚才我提出的那几个原因,我们都无法改变,唯一能做出的改变就是让自己停止贬值,并且开始升值。

首先说几个同学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吧。

  一、学校的名气与就业的关系

或许现在台下就会有人说我坐着说话不腰疼。你是中南大学毕业的,那起码也算得上是名校了。但我可以告诉你,当年我去深圳应聘时,中南大学在广东的名气还没有那什么韶关学院那等等的专科学校大呢。当我把简历递给他们时,就听见有人说:怎么一个民办学校的学生还来应聘那。当时我就想:好,既然你把我当个民办学校出来的,我就是民办出来的,看你用我不!果然,他们最后说:看你还行,我不管你是民办出身,我都要你了。看了吗!还有一次,央视要举办个千所民办学校校长访谈,他们就打电话,竟然打到我们校长黄伯云这来了。我们老师对这个一直耿耿于怀''啊,你听说过有一二十位院士的民办学校吗!''不管你是名牌大学毕业,还是什么野鸡大学出身,决定成败的还是你的思维。学校的名气还在于你的学历,学历于价值是成正比吗?不一定,我的书中关于这有两万多字的论述,今天就不说了。但我还是想强调一点,在大学里,一定要多读书。只有在大学里,你才会在一间静静的教室里,用一颗很静的心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静的看着你所喜欢的书,这就是大学。各位千万别想我的那个同学一样,在大学没读书,工作以后,天天在公交车上掏出书来读,那样太受罪了。当你离开学校之后,你会经常怀念在学校里的日子。当然,的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读书训练的是你的思维,而并非只那点点知识。其实,大学名气与你所学的专业,只有在你找第一份工作时才有用,当你找第二份工作时,别人看重的是你的经验与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让你值钱呢?秘诀只有一个:你要有核心竞争力,让你变得不可替代。越是这样,你就越值钱。在我们学校,有一年一个系有两个班,正好有两个女生。领导分班时犯糊涂,那两个女生竟然都在一个班,另外那个就成了和尚班。结果呢,他们不干,罢课了!最后还是从哪个班又调来个女生,这样平均了,他们也满意了。这叫做什么?物以稀为贵,只有当你变得无可替代之后,你的身价才会上涨!

那到底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呢?在通才教育中使专才成长。若你是学法学专业的,而且你精通《劳动法》,还对户口办理等事情很了解,那你的不可替代性就很大了,起码你做人事部门经理那就太合适不过,自然高薪离你就不远了。而你在大学里还不可能只《学劳动法》呢,要是这样的话你肯定不会找到工作,因为社会要的是全面的人才,他要的不是一本能说话的法典。现在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了,有的学校允许你跨专业选课;学分构成中选修会占很大一部分,甚至过半;并可以在修满学分之后提前毕业。这种环境下是很容易产生专才的。但若学校没有上面的三条政策,那学分的意义就是:学校能收重修费了。

  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经问过学生这样的问题''诸位都要想一想,你们来浙大为了什么,走出浙大后又会做些什么''现在有这样的一种回答:来到大学干什么?混!走出大学能做些什么?混混!我无话可说,但你若是这样走过大学四年的话,你绝对会成为混混的。

最近有本书很畅销,名字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个荒谬的命题。细节怎么会决定成败呢?细节是无法决定成功的,细节只能够决定失败!但为什么这本书却畅销呢?名字取得好。你看老板们一买就是好多本,然后发给下属,自己却不看。这样,以后他惩罚员工就会有理由了,谁然你们不好好看那本书呢!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说了多少遍了!其实,老板的拥挤就是想利用这本书让他的员工成为心甘情愿的奴隶,他所需要的就是能好好去执行命令的人,而不要与他争论这样走的路线是否正确的员工。这样的书只会让你胸无大志,限制你的眼光!真正能决定成功的是战略,是你的目标与蓝图。一件事情做成功了,那是所有的步骤都成功了;但你若是失败,那原因极有可能就是一个细节问题。没有细节不会成功,但只有细节绝不会成功。

  时间不早了,我最后送各位一句话,就四个字''去木取贝'',你们都是上等的可塑之才,但终究还只是块材料,你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变成财富。去掉木头,把自己变成人才,再利用你的才干,把自己塑造成可以为自己,可以为家人,可以为社会,可以为国家长早财富的人!

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吧,以不变应万变,好好读书,才能厚积薄发。谢谢大家!

  你看了关于李嘉诚的书,但你为什么却成不了他那样的巨富呢?因为他从来不看这种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151/437863863814.html

更多阅读

林沐然和赵文瑄老师一起飚戏----20100509 林沐然微博

林沐然和赵文瑄老师在电视剧《天行健》一起演戏。演员赵文瑄老师,是蛋爸、妈的偶像级明星演员。林沐然能和这样一位气质实力型的演员飚戏,蛋爸、妈特别高兴。蛋爸终于找到一位榜样给蛋蛋作偶像。现在就经常给蛋蛋说教,要像赵叔叔一样

赵文权 金印荣获年度 苹果获评巴伦周刊年度最受尊敬企业

  北京时间2月14日早间消息,《巴伦周刊》周日公布了2010年“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苹果连续第二年位居排行榜首位,蝉联“最受尊敬企业”。   《巴伦周刊》的这一榜单是在对基金经理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的。被调查者可以提名全球任何一

赵文权 外蓝色光标 蓝色光标 制衡还是风险

 自登陆创业板后,蓝色光标曾凭借“公关业第一股”的姿态一度涨幅超过30%。不过,市场对于蓝色光标的质疑也随之而来。     文|本刊记者 王瀛     出处|《英才》杂志2010年7月刊  推开会议室的门,蓝色光标副总经理许志平习惯

赵文权 简介从事 从事商品回收不妨考虑连锁加盟

  2004年8月,江苏省淮阴工学院毕业生李小华突发奇想:把废物回收挂到网上。  当时经济拮据的他倾其所有,购买了一个网络域名,在网吧掏上网费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线收废网”,成为国内最早建立的废品回收专门网站之一。  在李小华

声明:《赵文权 董事长访谈十 《一个二十五岁的董事长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演讲》》为网友由始至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