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想让来自四方的客人都尝尝母爱的清甜。如今,他和儿子在南靖已经开了几家枸杞汤分店。
深巷藏小店
沿着南靖县新华路岔路口的小巷子往里走,“四通枸杞”很不起眼地藏在小巷的一角,一不留神,很容易就错过了。
昨日虽然下着雨,但店内的生意依然是红红火火,食客络绎不绝。老板老陈告诉记者,店里平均每天要卖200多碗枸杞汤,这还不包括外带的。
市民王先生是这家店的老食客了,他告诉记者,“四通枸杞”刚开张的时候,他就来关顾了,一吃就是十几年。坚持吃枸杞汤,他牙龈肿大的老毛病已经彻底根治了。
告诉老板娘要吃的食材,一会儿工夫,一碗热气腾腾的枸杞汤就上桌了。记者碗里的,是加入了新鲜瘦肉和猪肝的枸杞汤。鲜翠的枸杞叶漂浮在汤面上,嚼起来清脆甘甜,能吃出枸杞叶特有的香味。熬煮了数小时的枸杞汤底,初入口时很清爽,一勺喝下后,慢慢地还会回甘,新鲜瘦肉入汤,增加了汤头的甜味与鲜味。瘦肉和猪肝中也渗入了枸杞叶的甜味,吃起来不腻不腥。
枸杞汤是母爱
“四通枸杞”的创始人陈周通,今年已经50岁了。年过半百的他双颊红润,笑声非常爽朗。老陈告诉记者,枸杞汤是他小时候吃的一种食品。
老陈的父母亲一辈子都在当厨师。老陈记得,当时,家里很穷,父亲每月30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10口人。孩提时候的他,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在母亲熬煮的枸杞汤里,吃上几片肉。
“小时候,我的体质比较弱,动不动就生病,又是家里的小淘气,嘴很馋,总是喜欢跑到厨房的陶罐里偷吃黑糖和红糖。一吃多身体就受不了,牙齿和眼睛经常红肿,严重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那个疼啊,到现在还记得。”老陈笑着说。“那时候家里穷,也没钱看医生。母亲就会到院子里的菜地里拔些自己种的枸杞,用枸杞茎熬汤,加点肉片,喂我吃下。说来也很神奇,每次吃完母亲熬的枸杞汤,睡过一夜,我的疼痛就消失不见了。”每次喝枸杞汤的时候,他母亲总是要在晚饭过后,先把哥哥姐姐哄出家门玩,这才悄悄地掀起锅盖,从锅里端出熬好的枸杞汤。
山泉水3小时熬汤
老陈告诉记者,他年轻的时候,没有正式的工作,以打零工为生。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于是,他开始考虑开家餐饮店。老陈想,南靖地域属热性,加上现代人的饮食比较杂乱,容易上火,不如把枸杞汤这种滋补养生、清热明目的好汤推广开来。于是1997年,“四通枸杞”店开张了。
老陈说,熬制枸杞汤所取的材料都是相当讲究的。主要原料枸杞是他亲自种的,种植枸杞所用的肥料全部是有机肥,并且都是他亲手施肥。老陈说,用化肥种出来的枸杞味道不如有机肥的好,会发苦,枸杞叶也不会那么脆嫩。店里所用的枸杞是每天清晨到地里新鲜采摘的。
熬制枸杞汤所用的水源也是有讲究的,老陈说,熬制枸杞汤必须使用山泉水。每天清晨,店里两个身强力壮的脚夫便会背着白色塑料桶,到山边去取山泉水,店里平均每天要用两大桶山泉水。老陈和妻子每天天微亮,就开始熬制枸杞汤的汤底。
熬汤时,先用清水洗净新摘下的枸杞,摘除枸杞叶,把枸杞茎放入陶瓷砂锅中熬煮。必须要用文火,火候把握很重要,小了或者大了,汤的口感都不一样。熬煮汤底大致需要3小时,这3小时里全程需要有人在炉门边把关。待到汤的颜色微微发黄,汤底就算熬好了。熬制汤底用的锅也有讲究,老陈的这口大砂锅有些与众不同,这口砂锅保温能力强,有多个孔,能更好地释放食物的味道。入汤的肉类也是有讲究的,必须用家猪肉入汤,这样才不会破坏枸杞汤原本的清甜,还能够提鲜。
老陈说:“熬了15年的汤了,日子越过越好,儿子也传承了这门手艺,开了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