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谈中医必读书 中医名家岳美中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推荐!

来源:中医书友会    作者:岳美中


I导读:咳嗽咳嗽,医生的对头。岳老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生平底里,和盘托出,当珍藏之。

谈治咳经验方

岳美中谈中医必读书 中医名家岳美中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推荐!


咳嗽一症,虽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缠绵难愈,是历代方书,论之甚详。古方良法妙药虽多,然用者难精反而莫知适从。仅将数十年治咳经验介绍如下,或许于临证者有所裨益。


咳嗽类型及病因


咳嗽名目尽管繁多,有热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脏咳、六腑咳等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谓“咳证虽多,无非肺病”。立论过繁,反令学者不得其要。其实,私心度之,但以外感内伤二证括之,则可尽握咳嗽枢要。外感咳嗽必由皮毛而入,因肺主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以从其合。内伤咳嗽,多属脏气相互影响,如脾虚不能升清益肺,肝火上灼伤肺等等。


治疗大法,外感者,邪自外而入,治当辛温,邪得温而自散;内伤者,阴气先伤内,治宜甘平养阴,阴气复而嗽自宁。


外感咳嗽止咳汤


大凡外感咳嗽,经月不痊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者,切忌敛镇而强制其咳,否则兜涩其痰,必致久咳不愈。余自制一方名止咳汤,以宣通肺气为主,肺气一宣,其咳可止。药用白前、前胡、杏仁、甘草、荆芥、防风、连翘、贝母、桔梗、芦根。


此方四季可以通用,恶寒甚加苏叶,发热甚加麻黄、石膏。加苏叶取其辛温发汗,加麻黄、石膏意在达汗透表,因为无论寒热,肺不宣通,故终咳嗽,一得汗出,皮毛通而肺气通,其咳即止。此方是从桑菊饮变化而来,故依证也可酌加桑叶、菊花等味。


干咳痰粘不爽之证止咳方


对于干咳痰粘不爽之证,与燥咳稍异,也属难治。凡咳而痰不出者,肺燥胜而痰涩,燥则润,涩则疏,润肺利气是制方之本。若不知燥痰润肺,反用宣法,越宣越燥,势必干咳不止;若不知痰涩当疏,则痰粘难愈。为此,自拟一方定名润肺汤,药用沙参、兜铃、山药、牛蒡子、桔梗、枳壳,亦可随证加入橘红、杏仁、贝母、瓜蒌等味。


此方用沙参润肺益气,马兜铃开豁结痰,是一开一阖;用山药滋脾补虚,牛蒡子宣散结气,是一补一泻;用桔梗引气排气排痰,枳壳下气降逆,是一升一降,六药合用,虽相反实相成。咳而喉痒加橘红;


痰多咳甚加杏仁、贝母;喘者加瓜蒌仁,但必新炒,定喘之力故大,陈久者不良。本方既能滋阴润肺,又能疏瀹壅塞。润肺则咳止,气展则痰豁,对于咯痰不爽,干咳频繁之症,一般连服7剂,即有确效。


《局方》苏子降气汤和《医学心悟》止嗽散


苏子降气汤偏重于喘,用时加入枳壳,取其利肺下气。使用要点是方中需用干姜,不用生姜。凡咳嗽嘴辣,乃肺之本气虚,干姜味辛,守而不走,肺主辛,以辛补辛,其力甚大。若用生姜,偏于表散,其效反致不显,止嗽散方治外感咳嗽有殊效,是启门逐寇法,过去我院将其配制糖浆,广施于病人,疗效甚好。


内伤咳嗽,分在脾在肾,昔贤云新咳在肺,久咳在肾,痰咳在脾,可称要言不烦。在脾者用六君子汤加枳壳、苏子,或异功散加贝母、白前。在肾者可用河车大造丸,长期久服,自有效验。


虚劳咳嗽,自拟参蛤三七散


昔年《冯氏锦囊》,见冯楚瞻在天一散方中用人参加止咳补虚药,用治虚劳咳嗽,启发甚大。对虚嗽主张用补,是他独到的见解。于是仿其意制参蛤三七散方,药用人参一两,蛤蚧四对,三七一两,研为细末。每日服二次,每次二至三分,感冒停服,服时忌绿豆及大凉之品,恐补泻相消故也,一料可吃二月,以冬季服用为好。


方中蛤蚧,治喘力大,能补肾纳气而兴阳;人参大补元气;三七动药,能活血又能破血,用之开通防滞,与人参、蛤蚧,一补一泻,动静结合,使补而不滞。本方适于老年及体虚之人,青壮年必真虚者故可用之。若瘀血甚者,酌加郁金;若肾虚久咳,可加入紫河车一具,炒炙研粉,增强补肾之力。


肺肾为母子之脏,金水有相生之义。此方之妙既可治虚嗽久咳,又可治肾虚阳痿。曾在印尼治一国际友人,耽于内宠而患阳痿,多方医治无效,经用参蛤三七散方,加入鹿茸一两,为粉剂,每晚临睡服三分,调理百日而愈,后又用此法治愈老年阳痿多人。


由上观之,治肺可以治肾,治肾也可以治肺,不过掌握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进退消息而已。临床上常见老年咳喘病人,肺肾皆虚,用肾家药治其阳痿,久之其喘亦平。据此认识,曾治一少女彭某某,10余年咳喘宿疾,径投河车大造丸而愈,是以体虚久咳以治肾为上。


固本丸治疗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


对于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经年不愈,痼疾难除者,余曾创制固本丸治疗。药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云苓、炙草、陈皮、半夏、补骨脂、紫河车等。方取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加肾药而成。因此类病人,体质多虚,治其易于外感,用玉屏风补肺气实腠理;治其痰多咳嗽,用六君子健脾化痰;治其虚喘,用补骨脂、紫河车补肾纳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也为生痰之本,此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名为固本,洵不虚也。我院已制为成药,历年运用,疗效颇佳。


使用本方以秋冬之交、冬春之交服用为好,因此时季节转换,气候一冷一热,易于发病,亟需治疗,用之体力骤增,功效显著。另外本方药力偏温,有不知者,辄加入一二清凉之药,意图监制,则药效顿减,盖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服用本方,忌食绿豆,恐凉消温补之力。疗程一般应在3个月以上,丸以济缓,常服才见功效。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岳美中医学文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651/6898183017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 转载 寻龙点穴秘笈

原文地址: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作者: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导读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中医大家辩证精准,用药如用兵,老辣不拘一格,方显药量精奇,所谓“胆欲大而心欲细”,药量峻猛称奇非为“秘传”,琴心剑胆绝技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打印下来认真预习

打印下来,认真预习《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作者简介】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

如何读懂古人的医案 岳美中医案集

古人的书,往往简约而含蓄,言外之旨,话外之意颇多。医书更是如此。所以,有位前辈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为什么难呢?这些“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难”呢?如何读医书而得其真诠

声明:《岳美中谈中医必读书 中医名家岳美中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推荐!》为网友疯狂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