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论语周易取名 (6)论语诗化150首(132

 

困而不学下

生而知之上,

学而知之次。

困学又次也,

不学为下矣。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原文今译】

  孔子说:“(就资质而言,)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懂得知识的人,是次等。有了困惑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有困惑也不学习的人,是最下一等的人。”

  【吟余浅语】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天底下没有生而知之的人。既然孔子说有,孔子又是圣人,于是,虽然孔子说自己是学而知之,有些人仍旧说孔子是生而知之,说老人家之所以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乃是谦虚,意在激励后学。孔子明明说的是实话,别人偏偏说他谦虚,他也没有办法。你是圣人,你说有生而知之的人,假如连你都不是生而知之,那还有谁是生而知之的呢?这或者也可以叫做“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孔子有知,想必也只能苦笑,谁叫你也犯了错误哩。

 

 

  君子有九思

诗经楚辞论语周易取名 (6)论语诗化150首(132

  视思明,听思聪,

  色思温,貌思恭,

  疑思问,言思忠,

  忿思难,事思敬,

  或见得,乃思义。

       斯九思,君子行。   

【原文】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①。”

【注释】

  ①《论语注疏》曰:“‘视思明’者,目睹为视,见微为明”。“‘听思聪’者,耳闻为听,听远为聪”。“‘色思温’者,言颜色不可严猛,当思温也。”“‘貌思恭’者,体貌接物,不可骄亢,当思恭逊”。“‘言思忠’者,凡所言论,不可隐欺,当思尽其忠心”。“‘事思敬’者,凡人执事多惰窳,君子当思谨敬也。”“‘疑思问’者,己有疑事”,“当思问以辨之”。“‘忿思难’者,谓人以非礼忤己,己必忿怒。心虽忿怒,不可轻易,当思其后得无患难乎?”“‘见得思义’者,言若有所得,当思义然后取,不可苟也。”

【原文今译】

  孔子说:“君子应在九个方面加以考虑:看要考虑看明白,听要考虑听清楚,待人的脸色要考虑温和,态度举止要考虑谦逊恭敬,说话要考虑诚实,做事要考虑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向别人请教,发怒要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患,遇有财利可得要考虑是否合于道义。”

【吟余浅语】

  按照孔夫子的要求,君子之人必须活得认真,活得明白,活得精致,活得规范,活得有质量,决不可以当“马大哈”和“差不多先生”者流。求为君子,很不容易。人生在世,不求好便罢,求好的话,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来源:《诗化论语》作者:于冠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651/903422284037.html

更多阅读

周易取名: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

吕波国学最近好多人找我取名,我在这里把取名的基本方法,从理论体系到实践方法,全都介绍给大家,大家以后可以对照学习,为自己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取名了。为一个人取名的基础,是基于这个人的出生时间,出生时间分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称为四柱

诗经取名女孩名 转载 诗经楚辞取名女孩

    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

诗经楚辞论语周易取名 诗化论语150首(16-17)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哉。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罔(w

声明:《诗经楚辞论语周易取名 (6)论语诗化150首(132》为网友多情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