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汉字〗
“棗”与“棘”
“棗”“棘”两个字,造得实在奇。
构件都一样,皆是两个“朿”。
前者“朿”相重,后者“朿”并立。
造字何如此?听我说仔细:
“棗”“棘”都从“朿”,“朿”乃古“刺”字(1)。
“棘”实谓之“棗”(2),它俩本为一。
大者称作“棗”,小者就叫“棘”(3)。
《句读》另作解,说来有意思:
“棘”丛“朿”并致,“棗”高故重之(4)。
清人段玉裁,释“棗”挺详细:
棗树属乔木,赤心而外刺,
写作上下“朿”,重“朿”乃会意。
古人重礼仪,《仪礼》有所记:
儿媳敬公婆,每天清早起,
竹簠(5)盛棗、栗,请安表心意。
“栗”谐音为“肅”,肃敬真诚至;

“棗”音即“早”也,问候正当时(6)。
我今说“棗”“棘”,改用打油诗。
注释附六条,条条有依据。
释“棗”引典故,说古寓今义。
“棗”又义为美,良俗要承继。
(1)《说文》曰:“朿,木芒也。象形。”《段注》云:“朿,今字作刺,刺行而朿废矣。”
(2)《小尔雅》曰:“棘实谓之棗。”段玉裁云:“棘正谓棗。统言则曰棘,析言则分棗、棘。”
(3)《埤雅》言:“大者棗,小者棘。于文并朿为棘,重朿为棗,盖棗性重喬,棘则低矣。”
(4)《句读》云:“棗高故重之;棘卑且丛生故并致。”
(5)簠,读作fǔ,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6)《仪礼·士昏礼》有“妇摯舅用棗栗”之语,《疏》云:“棗,早也。栗,肅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751/811642078754.html
更多阅读

1928年夏天,孙立人自美回国,手握普渡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文凭,却找不到军队工作,只能到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当学生队长。原因无它,没人引荐罢了。民国军界以学系为派系,连蒋介石都要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会捐款,以示自己是

凉拌菜是夏季餐桌上的主打菜之一,有些蔬菜可以焯水后凉拌,有些蔬菜则不需要焯水,直接就可以生拌来吃。比方说所有生菜类蔬菜,再比如像茼蒿、田七、油麦菜、娃娃菜,以及冬天拌个白菜心等,既不用焯水,也不需腌制,直接凉拌不仅口感好,而且营

一句话,欠人家的就得还!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都没想到这句话真的是如此灵验,大概是10天以前吧,看看咱火箭在人家--叫什么了?噢,对!斯台普斯,在人家湖人的家门口,而且是本赛季的揭幕战上,无情地虐了人家一回,其实现在回想起那场比赛,

一场现代“罗生门”大战正火热上演,没有谁能笑到最后,谜底无非是谁哭得最惨 □ 记者 伊西科 51岁的陈晓右手轻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稍顿之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大股东黄光裕)突如其来的诉求……是不理智、不恰当、不受欢迎的。”

甘瓜苦蒂属于成语,意思是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甘瓜苦蒂_甘瓜苦蒂 -基本信息拼音gānguākǔdì搜索关键字ggkd甘瓜苦蒂_甘瓜苦蒂 -成语解释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出处汉・无名氏《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