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营养学
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利用营养因素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
体力恢复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营养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有人将运动营养学视为应用营养学或特殊营养学 。
2、必需营养素
凡是人体自己无法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須由食物供应才能避免缺乏症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营养素
3、非必需营养素
人体可以利用代谢产物为原料來合成的营养素,不一定直接由食物得來的营养素,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4、必需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但它又是维持机体生长
发育,合成机体蛋白质所必需的,称为必需氨基酸。 成人所需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赖苏亮缬色苯蛋) 婴儿再加组氨酸。
5、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体内可以合成,而不是必需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称为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共有13种: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
6、矿物质
矿物质是指食物或机体组织燃烧后残留在灰分中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大多
数是除碳、氢、氧、氮等可燃元素之外的元素。 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人体所含无机盐的总量约占体重5—6%。
7、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
程。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8、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人体处于清醒、静卧、空腹(饭后10-12小时),室温20°C左右,
外界安静,心情平衡时的热能消耗,也即用于维持体温和呼吸、循环、排泄、腺体分泌等必要生理机能所需的热能称为基础代谢。
9、肥胖
人体内脂肪组织过多称为肥胖。若男子超过20%,女子超过30%即为肥胖。 正
常水平:男子12-18%,女子20-25%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10、热能平衡
热能总是在摄入量与消耗量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称
为热能平衡,摄人热能=消耗热能。
11、正平衡
当摄入热能大于消耗热能时,热能平衡表现为正平衡,热能过剩并可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沉积,成为正平衡
12、负平衡
当摄入热能小于消耗热能时,热能平衡表现为负平衡,这时体内储存的脂肪会被“动员”出来提供热能,体重会因此减轻。
13、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14、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15、运动饮料
营养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的特殊营养需要并能提高运动能力的软饮料,称为运动饮料。
二、简答题
(一)、三大能源物质供能比例是什么?
一般人的膳食中,热能物质的分配按照总热量计算:
1、糖占总热量的60%-70%
2、脂肪占总热量的15%-25 %
3、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
4、糖的主要功能?
5、糖能贮存和供应运动时的能量

6、构成机体
7、辅助脂肪代谢
8、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燃料
9、节省蛋白质
10、提供膳食纤维
(二)、运动对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
1、训练状态 大运动量初期应适当加强蛋白质供给。
2、训练类型、强度及频率
3、长时间剧烈耐力训练,增加蛋白质需要量。
4、力量训练也需要略微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5、运动强度大,训练次数多亦需增加蛋白质。
6、高温训练汗液丢失氮增加,增加蛋白质供给。
7、青少年运动员增加蛋白质供生长发育需要
(三)、蛋白质失调对人体的影响
1.蛋白质缺乏,可使机全生理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消化功能障碍,伤口愈合很慢,神经不振,并出现贫血,脂肪肝,组织的酶活性下降等,可表现为瘦弱及水肿等。 丢失人体蛋白质超过20%,生命活动将停止。
2.过量蛋白质摄入对人体也有害。 蛋白质代谢产物为酸性; 增加肝肾负担; 导致机体脱水、脱钙、痛风; 引起能量过剩,增加体脂肪。
(四)、脂肪的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
脂肪是三大功能营养素之一,一克脂肪在体内氧化产生9卡热量
2、供给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在其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
3、促进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 的吸收和利用
4、作为脂肪垫包绕在器官周围,保护器官和神经免受外伤
5、浓缩食物,使食物体积变小,增加美味,并给人以饱腹的感觉
(五)蛋白质的作用
1、构成细胞基本结构的物质
2、营养素的运输团队。
3、提供人体能量
4、参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5、免疫作用
6、修复人体组织
(六)已知的维生素有哪些?
1、作为能量辅因子的有:维生素B1、 B2、 B6、烟酸等
2、具有神经系统功能的有: B1、 B6、 B12、 叶酸、尼克酸(烟酸)
3、具有合成血红蛋白作用的有: B2、 B6、 B12、 叶酸、C
4、具有免疫功能的有: B6、 C、A、E
5、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有:C、A、E
6、对骨代谢有作用的有:D
(七)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1、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2、延缓衰老
3、促进性激素分泌、增强生殖能力
4、保护红细胞的完整性
5、净化血液、保护血管
6、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7、保护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力
(八)维生素C缺乏常见的症状
1、牙龈出血
2、长红痣、色斑
3、皮肤有青紫块
4、流鼻血
5、贫血、脸色苍白
6、容易感冒
(九)运动补水的方法与措施
运动员水分的摄取量取决于丢失量,与运动时间、强度、温度、湿度等有关。运动过程中所致缺水的补水无统一模式,一般原则是保持水平衡和少量多次。
1.运动前补水
运动前补水对预防运动中脱水有益。补充运动饮料500-1000毫升。
2.运动过程中补水
只有持续运动40分钟以后才有必要在运动过程中补水。
运动中每隔15-20分钟可补水120-240毫升,每小时补水总量不宜大于800毫升。 补水温度以8-13°C为宜。
3.运动后补水
少量多次,宜饮热水、热茶或热饮料。
(十)平衡膳食的构成
1.平衡膳食宝塔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5层,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2.膳食指导方针
(1)避免太多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
(2)每天食物要多样化;
(3)维持标准范围的体重;
(4)吃充足的淀粉和膳食纤维;
(5)不要进食太多的精制糖;
(6)饮酒要适当。
(十一)运动员膳食的措施
1.食物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生理需要
2.膳食营养平衡,食物多样化
3.食物浓缩,体积和重量小,一日食物总重量不宜大于2.5千克
4.一日三餐的热能分配要根据训练和比赛任务适当安排
三餐热量分配比例:早餐:午餐:晚餐 = 30%:40%:30%。即“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5.运动员进食时间应符合消化机能和饮食习惯
6.食物烹调和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营养过多丢失,做到色香味俱全,以促进食欲
7.运动员在获得质量良好的平衡膳食情况下,无必要再额外补充营养品 (十二)画出食物金字塔结构图及说明每一层食物的分量
第一层谷类食物,每天300-500克
第二层蔬菜和水果,每天400--500克和100-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
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合,每天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第五层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十三)喝大量的水会增加脂肪吗?为什么?
不会的,人体喝了大量的水以后,人体为了保持水盐代谢的平衡,必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水和脂肪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两者之间是不能转换的
(十四)神经性厌食症的早期表现是什么?
(十五)长期降体重会带来哪些医学问题?
(十六)运动员减、控体重的方法
1.快速降体重 在一周内将体重减少到某一既定目标为快速降体重。 快速降体重主要是降低体内的水分及少量体脂。 采用方法:在大量减少食物摄入的同时,配合运动或蒸汽脱水,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
2.慢速降体重 减重时间超过一周则为慢速降体重,亦称控制体重。 慢速降体重主要是降低体内脂肪数量。 采用方法:通过热量摄入的负平衡来达到降体重目标,对水的摄入不加限制。
(十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高体重指数(BMI)
BMI= 体重(千克)/身高2(米2) 正常标准为:18.5-24.9; 25-29.9为轻度肥胖; 30.0-40.0为中度肥胖; 40以上为重度肥胖. 要注意运动员的“假性肥胖”与普通人的 “隐性肥胖”。 可通过皮褶厚度法、生物电导法等方法来测定体脂%。
三、问答题
(一)什么叫肥胖?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肥胖:人体内脂肪组织过多称为肥胖。若男子超过20%,女子超过30%即为肥胖。 正常水平:男子12-18%,女子20-25%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高体重指数(BMI)。 BMI= 体重(千克)/身高2(米2) 正常标准为:18.5-24.9; 25-29.9为轻度肥胖; 30.0-40.0为中度肥胖; 40以上为重度肥胖. 要注意运动员的“假性肥胖”与普通人的 “隐性肥胖”。 可通过皮褶厚度法、生物电导法等方法来测定体脂%。
原因:
1.脂肪细胞的数目增多与肥大
2.体质与遗传 研究表明:双亲都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占70%;一方肥胖者,子女肥胖占40%;都瘦者,子女肥胖仅占10%。 先天因素如体内缺乏足够分解脂肪的酶,小肠较长,消化吸收充分,摄入较多热量等。
3.内分泌因素 激素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因素。促进脂肪合成及抑制其分解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及前列腺素E,当这些激素分泌增多时,体脂增加,形成肥胖。 促进脂肪分解而抑制合成的激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保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
4.其它因素
(1)饮食习惯。
(2)性别。雌激素有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 (3)年龄。年龄增长,基础代谢下降,性腺功能退减。
(4)精神因素
(二)如何对肥胖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减肥?
1、调整膳食结构
采用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脂肪的膳食。蛋白质占18-20%,脂肪30-35%,糖40-50%。 须保证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食物纤维对减肥有帮助作用。
2、运动减肥法
1).中等负荷强度,即最大耗氧55%左右的运动强度最好。
2).持续较长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至少30分钟以上。
3).经常运动 在选择运动方式上,可选择游泳、球类等项目
4)、经常做塑身练习,多采用小重量、多次数的练习方法,对局部肌肉进行调理
3、了解减肥食品、改善饮食结构
“绿灯食品”——应保证的食品:瘦肉、鱼和海产品、蛋类(去黄)、脱脂奶类、豆制品、蔬菜和含糖低各种水果。
“红灯食品”——应严格限制的食品:肥肉、油炸信串联、奶油食品和含奶油的冷饮、果仁、糖果及高糖饮料、甜点、洋快餐和膨化食品。
“黄灯食品”——应限量的食品:谷类食品、薯类食品、全蛋类食品、香蕉、葡萄和柑桔等水果。
1)饮食的热量应为每天1000-1200千卡。
2)饮食应当有充足的营养素,热量要低。
3)少吃多餐。
4)放慢进餐速度。
5)不要进餐后即睡或静坐不动。
6)减少盐摄入量,以免增加体内水储留。
7)少吃刺激食欲的食物。
8)每周减重最多不超过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