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之二十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5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二十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7]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之二十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来龙门游玩,与其说是视觉的盛宴,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朝拜。充满灵性的石窟静卧在古老的河畔,沐浴在蔚蓝的天空下,历史的沧桑凝重与艺术的感官冲击,让人在感叹先人的智慧创造的同时,对宗教的信仰与艺术的震撼,也油然而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851/876855739621.html

更多阅读

夜游龙门石窟 2016夜游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

中国石窟文化36P 洛阳龙门石窟石刻文化

1.依山岩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2.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

洛阳龙门石窟 少林寺门票多少钱2016

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驰名中外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之所以闻名于天下,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二是,继往性强。自北魏,经东魏、西魏

转载 龙门石窟兰陵王孙高元简资料照片 洛阳龙门石窟旅游攻略

原文地址:龙门石窟兰陵王孙高元简资料照片作者:天下高氏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里新发现的一尊不起眼的像龛却引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实,从而续写了兰陵王的家族史。龙门石窟研究所的王振国副研究员近年在洞窟调查时,发现了位于龙门石

声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世界遗产之二十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为网友宇宙级怪怪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