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扑滚翻 武角丛谈 跌扑滚翻

跌扑滚翻是难度较大的动作,按其动作性质一般可分为滚翻、手翻和跌扑三大类,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广泛地流传在民间。
青少年时代很感兴趣,一度视赵长军为偶像,尤其对醉拳地躺拳中的滑步侧摔、乌龙绞柱等动作,常找机会练习。后来兴趣移至内家拳,技击,养生,竟荒废了筋骨操练,想来亦失之偏颇。如今人到中年,对这样的年轻人活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当年一大摞的武术杂志,高中毕业时全给了朋友。近年逛文庙,有时翻翻这些地摊上的老书,不免感慨。看到好的,又买回几本。比如这八十年代《中华武术》中的入门讲座之九《跌扑滚翻》,画得真好,现在的武术图书哪有这样认真又有功力的技术插图?讲座作者为张广德,吴彬,杨伯龙,可惜没标明插画家姓名。
一、载碑八十年代去军营参观,武警解放军最爱表演的一个动作。做成动画,“碑”的感觉很直观,身体不能弯曲,考验勇气。
二、仰摔1985年《浪子燕青》中武松的扮演者为山东武术队的马中轩,当年影片中的醉拳动作之一,脚点敌人胸口。这部影片因为水浒题材,古典兵械,各色拳术,当时看了N多遍。此式后来被日本格斗游戏《VR战士》醉拳老者采用,在后退时很好用,返中取胜。近年马中轩已成为《卧虎藏龙》《散打》等影片的动作导演。

三、滑步侧摔这个动作,当时的赵长军,李连杰,做得很漂亮。人在地上时,靠前小臂,右小腿侧,左脚尖的支撑,使身体很有弹性地撑着,像个三脚架。看到现在有些表演,腰都着了地,动作便坍塌了。其它动作也见于戏曲杂技等毯子功,此滑步侧摔,右手为握杯拳,或为专出自醉拳。

四、盘腿跌这个动作到现在还常常能在屏幕上看到,那些晚会小朋友,尤其热衷表演。当时打“旋风腿”已是非常熟练,也可以做到一定高度,或者背棍旋风脚,或者跨枪旋风脚,花哨活儿学了不少。但就这么硬生生地半空里摔地下,没有毯子真不敢轻易尝试。

五、抢背祖父是资深京剧票友,好麒派老生,年老时不见他有何运动,只是难得操练下练功十八法。某次说到,年轻时曾抢背不慎摔伤云云,一时使我大为好奇。意外向前跌出时此势最为自保实用,高中体育课上也有过,真不好练,不是前滚翻,而是以肩背抢地,且要一个急劲。


六、后滚翻
这个动作,憨豆也会,还是在高层跳水台上,呵呵~~

七、前侧跌近来翻旧书,当年的武协领导,为“高飘难”的创编理念作解释,找来了戚继光的“腿能飞腾”之语做强解,可见也一直有反对意见。但国家要么搞满片花草的套路竞赛,要么搞快餐化的散打比赛,传统武术只是号称曾经抢救挖掘一阵,却没有真正具体地扶持提高,不像前中央国术馆那样投入研究,显现出短视与急功近利,不说也罢~~~



跌扑滚翻 武角丛谈  跌扑滚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9051/136052480798.html

更多阅读

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扑流萤配图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受IPO重启的消息。 星期一的几百股跌停,一直懵懵懂懂的我突然对市场风险的潜意识又多了几分认识。做事情该三思而后行,做股票也如此啊,稍微不留意,也许就是万劫

孙小武:一心扑在“甜蜜的事业上”

编 者 按:孙小武,我省选出的中共十七大代表、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所长、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邵阳市科协副主席。  由于成绩突出,自1998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专家、全国农业科技活

扑虎验货 扑虎

武术运动跌扑翻滚动作之一。多见于地躺拳和对练中。两腿略屈站立,两手自然放在身后或者是肩上;两脚蹬离地面,两手向、向前扑出,如猛虎跃起扑食状,然后两手先着地,两臂屈撑,接着胸、腹、大腿依次着地。要求跳得高,落地轻,手、胸、腹、大腿按顺

声明:《跌扑滚翻 武角丛谈 跌扑滚翻》为网友歲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