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阳光的心理,是我们家长(家长包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认识自我,追求更好
认识自我是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前提,每个人都应树立明天比今天更美好的目标。这就要求家长正确的审视孩子,他有什么特点,与别的孩子有什么差异,并鼓励孩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二、真诚善良,宽容尊重
人是社会中的人,需要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做人首先要真诚,要有爱心。因此,家长一定要从心理上呵护孩子,平时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家长还要注意宽容孩子的错误。孩子是未成年人,是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从某种角度上讲,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总是不平坦的,家长要让孩子懂得成功固然精彩,而失败也是成功之母,让孩子能平静经受失败,以增强其受挫能力。
第九、必须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么身份,不管周围的人是什么身份,必须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身份区别。也许是爸爸的朋友,也许是妈妈的同事,也许是爸爸的司机,也许是学校门口的看守员等等,这些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他的给予,他必须心存感激。
家长要认真地对待三个“天”,即要如实地反思昨天,自信地面对今天,理智地展望明天。重视三个“我”,即理想中的我,现实中的我,别人心目中的我。记住三句话,即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这样,阳光、智慧的家长一定能够造就阳光、智慧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