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建筑 京族建筑 京族的“石条房”有何特点

  京族的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京族人称之为“栏栅屋”。其墙壁是用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作墙壁。屋顶盖上茅草、树枝叶或稻草。为防风吹,屋顶还压以砖块、石块。屋内四角以20厘米到33厘米高的木墩(多为苦楝木)或大竹或石头作柱墩,再在柱墩上横直交叉地架以木条和粗竹片,上铺竹席或草垫。屋内用竹片隔成三个小间。老人住正间,子女住左右侧间。“栏栅屋”保留了百越“干阑”式建筑的遗风。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京族的起居条件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和变化。其明显标志就是“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这种房子是用长方形灰白色石条砌的墙。每块石条约75厘米长,25厘米宽,高20厘米。从地面到檐首之间砌石条23块;从檐首向上到封山顶之间砌石条10块。在屋顶脊和瓦行之间压着一块连一块的小石条。屋内分左、中、右三个单间,单间前都留出一条宽敞的过道,贯通全屋。

    农具、工具放在过道墙脚边。左右两间为寝室。正中一间即“正厅”。正壁上安置神龛,称“祖公棚”。

京族建筑 京族建筑 京族的“石条房”有何特点

    正厅除节日用以祭神外,平时又是接待客人以及吃饭、饮茶、聊天的地方,可兼作“客厅”。

  这种房子坚固耐用而又抗风耐湿,非常适合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生活,是京族人民的杰出发明与创造。

  京家人都有在自家房屋四周栽培花木的习惯。一座座石条房四周,冬青、剑麻、牡丹、仙人掌及菠萝、木瓜、木黄麻树错落交织,郁郁葱葱,似海滨公园,秀丽迷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9851/85257277720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新农村建筑规划的必要性及新思路 新农村建设规划

概论:中国新农村建筑规划要通过村庄整治,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建房,解决农民建房占地过多问题,实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降低人均公共设施配套成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管理,防止农民不按规划分散建房;另一方面,要搞好中心村规划,完善公共设施,引导独立

建 筑 风 水 学 文 章 描写建筑工人的文章

建筑风水学概目录--建筑风水学概述-什么是建筑风水学?建筑风水的源流科学诠释建筑风水风水学与建筑从"来龙去脉"谈城市风水选择之要论居室与风水的关系影响建筑风水的因素.气候因素的考虑.地质条件的考虑.水文因素的考虑

哥特式建筑产生的背景与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ppt

哥特式建筑产生的背景与风格我们都知道,罗马帝国是在不断扩张、征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直到公元一世纪,这种征服战争才基本告一段落,在残酷的征服战争中几百个城市被毁灭,几百万人被杀害。随着帝国的建立,公民变成了庶民。伴随着帝国

声明:《京族建筑 京族建筑 京族的“石条房”有何特点》为网友向日葵的約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