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大中华)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4131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4148
烤烟型 84mm 软 1000元/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5000)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6968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6975
烤烟型 84mm 硬 500元/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6203
烤烟型 84mm 硬 12支装 410元/条(200支计) 上海烟草集团
中华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6067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5534
烤烟型 84mm 硬 小盒5支装 400元/条(200支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12支硬)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5299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5305
烤烟型 84mm 硬 小盒12支装 400元/条(200支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硬)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5763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5015
烤烟型 84mm 硬 420元/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软)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5770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5022
烤烟型 84mm 软 650元/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硬10mg)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5794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5039
烤烟型 84mm 硬 420元/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产品 产品类型 包装规格 参考零售价格 生产厂家
中华(全开式)
小盒条形码:6901028075718
条包条形码:6901028075725
烤烟型 84mm 硬 450元/条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虽然香菸内的化学物质主要是干菸草,但是是经过化学处理又加了很多添加成份。燃点香菸的烟雾含约4000种化学物质,很多是有毒物质,引致异变物质及有数千种致癌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是吸香菸者罹患肺癌的原因。香菸的钋210无法排出身体。可进入血管而导致心肝胃等出现病变。香菸也有镭226及铅210。放射性同位素是由矿物肥料而来。六十至八十年代已有人发现吸菸者的体内有放射性同位素。燃点香菸的烟雾亦含亚硝胺,苯WWw.aIhUaU.COM并芘等致癌物。
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是这样写的:“烟,火气也。”烟的本义就是火气,是物品燃烧时产生的气体。由此产生了许多与烟有关的词语,常见的烟雾、烟霞、烟花、烟波、烟尘、烟春、烟柳、烟岛、烟径、烟浦、烟雪、烟野、烟村、烟郊、烟云、烟景等等。近现代,国人渐称之为烟。
古文献中大量的“菸草”并非我们现在说的“菸草”。像唐代黄滔《景阳井赋》有“台城破兮菸草春,旧井湛亏苔藓新”之语;宋代陆游《小园》有“小园菸草接邻家,桑枯阴阴一径斜”之语,举不胜举。但这些“菸草”,都是指烟雾笼罩的草丛,也就是蔓草的意思。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使用“菸草”一词,是文献中最早表示今天我们所说的“菸草”这一名称的。
“烟”这个名字,原来在菲律宾等地是没有的。正如《金丝录》的作者汪师韩写的咏菸草的《律诗四首》之一所写:“移根吕宋始何年,芳草从新拜号烟”。据考证,印第安人所流行的菸草都是今天所谓的普通菸草(红花菸草)一个品种。但各地区的称呼却不相同,如西印度群岛叫“约里”,巴西叫“碧冬木”,墨西哥叫“叶特尔”,而古巴则叫“科依瓦”。
由于哥伦布及其跟随者对所见到的这一新鲜事物,最感怪异的在于人吸入烟气这一行为,而不是所点燃的菸草本身,所以给这群人留下印象最深的称呼是印第安人所说的“Tabaco”。其实这是印第安人对他们手中吸入烟气的一种“丫”形植物空管(下面装入菸卷,上面两管对着两个鼻孔吸入烟气),也就是一种烟管或烟杆的称呼,这群冒险家跟着印第安人的发音,把这种烟管与所吸入的菸草都叫成这个名字,这就是西班牙文中“Tabaco”的来由。这样菸草被带回欧洲后,英文就写作“Tabacco(达巴科)”,成为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对菸草的通称。
那么,为什么汉文化圈都不按世界通行的称呼行事,而要将其称为烟呢?这当然是由于吸菸时出来的烟,也是由火出气,是火气的一种。日本就在称其“淡巴姑”的同时,又称为烟,这个文字又由海上传入中国。黎士宏在《仁恕堂笔记》中就很明确地写道:“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菸草、烟叶等名称当然也就由之而起。
今天通常所指的烟,就是卷菸,实际生活中有时也指菸草、菸草业。
2.1 历史发展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公元前1800至2000年时就有人类吸菸的记载。
“中国人知道吸菸,大概在明世宗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寄居澳门,葡人早吸菸,前已言之,其来居澳门,习性未改,当系事实。印光任、张汝霖着《澳门记略》下卷《澳蕃篇》云:“其居香山澳者……服鼻烟,亦食菸草,纸卷如笔管状,燃火吸而食之。”
此时中国人虽知有菸草,然尚无人直接输入,且亦无人吸食。吸菸之风盖起于明神宗时,波尔氏《菸草史》第六章云:“十七世纪初期,广东以与吸菸的西班牙人占领下之菲律宾,盛行通商,因此吸菸之风,迅雷疾风地侵人中国,在神宗皇帝之世,此种新风气,比向来吃茶之风殆
烟
有甚焉。”祁季闻《勇庐闲洁》注文记载亦同。“菸草皆来自海外,中土人得而种之,依法制之,既行。遂擅国业,淡巴菰出吕宋,明万历(神宗年号)末,漳泉马氏始造烟,传自九边。”(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