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特长生 古代也招军事音乐等特长生 唐代普通百姓可参加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体艺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音乐特长生 古代也招军事音乐等特长生 唐代普通百姓可参加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将此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

  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

  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的永徽三年(652年)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当然也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制科”,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由于这种考试是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们科举考试后,及第者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据《通典》卷十五记载说:“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

  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特招”,或者说现在的“体考”、“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可谓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不过他们可能并不都是学生、“生徒”,也可以是普通百姓,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等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颇具开放性,不拘一格录人才,这对于严重偏科、有特长的人来说是福音,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国家能招录到各种有用之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251/643602463847.html

更多阅读

凤凰阁/音画网/情感文学/音乐视听/休闲娱乐 凤凰阁音画网

个人音画集◆凤儿呢喃影音作品集◆云 儿动画作品集 ◆无言动画作品集 ◆绿色心情动画作品集 ◆风过无痕动画作品集◆夜色迷离动画作品集 ◆汪洋动画作品集◆寒塘渡鹤动画作品集◆飞雪凝霜动画作品集◆轻轻告诉你动画作品集◆锦州平

详解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五音和七音 五音不全最容易学的歌

什么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五音、七音?音乐中的任何旋律(曲调),都是由不同音高的乐音组成的。一个曲调有几个音,将这些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便是音阶。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可分为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两大类,史书上称为五音、七音或五声、七

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大学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的一支,有时又称作人类音乐学,是对具体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研究的学科。始于19世纪,随民歌的收集发展起来的。常运用民族学的实地调查等方式来作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一般也以欧洲以外地区的各民族的音乐为

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天才 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

   中国古代有许多军事天才,也有许多被文学渲染的军事家。我个人最喜欢军事,水平有限,说不出谁好谁坏,希望有才的朋友列出,并排序,欢迎添加。不胜感激!  我在选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时,确实颇废了一翻脑筋,因为中国出色的军事家实

声明:《音乐特长生 古代也招军事音乐等特长生 唐代普通百姓可参加》为网友带泪的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