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唠叨 父母“唠叨”要讲技巧

父母“唠叨”要讲技巧批评表扬“二八开”,控制情绪利沟通北京教科院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讲学团专家 王宝祥教授 《 生命时报 》( 2013年12月13日   第 09 版)

父母的唠叨 父母“唠叨”要讲技巧

  天下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避免不了一件事:唠叨。“记得多喝水”,“热了就脱衣服,冷了别忘记穿上”,这是呵护型唠叨;“该做作业了。”“太晚了,快上床睡觉去”,这是命令型唠叨;“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粗心?”“见人就是不叫,还是这么没礼貌”,这是批评型唠叨;“你看你,考这么差,长大扫马路算了!”“扫个地都扫不干净,真是太笨了”,这是发泄型唠叨。

  没有孩子愿意听父母的唠叨。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由于知识面有限,可能将爸爸妈妈的唠叨看作是一种爱护,一种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反感这种唠叨。经过多年对几千个样本的大调查发现,孩子3岁时,特别爱听妈妈的话。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妈妈的话”渐渐不再受欢迎。与此同时,父亲的影响力在提高。在家庭中,母亲一般无微不至、细心体贴,而父亲的话语一般比较简洁,要求十分明确,孩子更乐于接受。

  父母如何告别唠叨,使孩子更愿意接受自己的建议和提醒?在此给大家支几招:

  1.教育“二八开”。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10句当中,2句是分析、评价和批评,8句应是激励和鼓励,学会把“食指”改成“大拇指”,传递正能量为主,渐进式培养好习惯,提高孩子接受父母言语信息的主动性,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模式。

  2.有理有据。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鼓励、表扬的时候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能是情绪主导,随意指责,发泄一通。家长不妨先控制好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再与孩子沟通。

  3.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也是人,也有高兴和烦恼的时候。当他高兴的时候,他容易接受你的“大道理”,不高兴的时候,哪怕你说得再有理,也听不进去,因此跟孩子说话,要充分了解他的情绪状况,等他平静下来,择其“善”而说之。另外,也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尊重他,他才能理解互相尊重的可贵,才能开始体谅你的苦心,这比什么说教都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551/661885925564.html

更多阅读

家规就是父亲的脊梁和母亲的唠叨 母亲的唠叨阅读答案

家规就是父亲的脊梁和母亲的唠叨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采访不同的人们,问起自己的家规,在镜头面前,有的唱起了高调,有的不知所然,有的不着边际……不仅在中国,在西方国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定的“家规”或者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庭文

爱唠叨的妈妈作文 妈妈的唠叨初中作文

妈妈的唠叨初中作文(一)提起我妈妈的唠叨,那可真是一绝,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不管是好事、坏事都唠叨个没完没了,看吧,一天到晚就听她的了,她那张嘴似乎没有闲着的时候。“快,起床了!天气冷,多穿件衣服,感冒了可是很难受的!”睡得正香的我被妈妈吵

妈妈的唠叨也是一种爱 妈妈的唠叨

 妈妈的唠叨作文 每天清晨,闹钟的“丁零”声还没住,妈妈就开始唠叨了:“宝儿,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快!快!快!”着急得好像要上战场。妈妈的唠叨是我每天都能听到的最有魔力的声音。每天每时她都不厌其烦地唠叨个不停。在这唠叨声

父母唠叨对孩子的毒害 你的唠叨,正在扼杀孩子的成长

  你的唠叨,正在扼杀孩子的成长  好父母会尊重孩子,变“说”为“听”,只是对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反过来,如果孩子长期被父母一起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以及逃无可逃的处境,他们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

声明:《父母的唠叨 父母“唠叨”要讲技巧》为网友风追烟花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