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简介
嘉庆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嘉庆
中文名爱新觉罗·颙琰别名永琰国籍/朝代清朝职业皇帝庙号仁宗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出生日期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11月13日逝世日期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9月2日陵寝清昌陵在位时间1796年-1820年爵位和硕嘉亲王旗籍正黄旗主要成就惩治和珅,整顿吏治,镇压白莲教乱家庭成员爱新觉罗·弘历,喜塔腊氏,钮祜禄氏,爱新觉罗旻宁嘉庆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从嘉庆简介中可以得知,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通过前朝皇帝禅让获得皇位的,即使那个禅让的人是他的亲生父亲。所以说嘉庆成为皇帝的方式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
嘉庆
嘉庆名为爱新觉罗·颙琰,他原名叫永琰。他的父亲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母亲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他出生于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因为永琰小时后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向兵部侍郎奉宽学习,还向工部侍郎谢墉学习今体诗。永琰七岁的时候就知道去盘山行殿拜谒孝圣宪皇后,所以他很受乾隆皇帝的宠爱。据说在十三岁的时候,永琰就能通读五经,在当时可以说是神童一般的存在。
永琰很是信任自己的老师朱珪,所以在乾隆四十五年朱珪要去福建赴任之前,他还教嘉庆:“曰养心、曰敬身、曰勤业、曰虚己、曰致诚”。其实,当时的永琰早在乾隆三十八年就被乾隆密建为皇储。永琰知道朱珪教自己这般为人处世后,也是一一照做,即使在他亲政之后也是如此。
在嘉庆元年,乾隆退位,永琰登基,他改年号为嘉庆。永琰尊乾隆帝为太上皇。虽然永琰成为了皇帝,但是他并没有身为皇帝的权力,因为权力仍是牢牢被乾隆把持在手中,他也暂时住在皇子的住所毓庆宫。直到嘉庆四年,乾隆驾崩,永琰才收回权力。
清朝嘉庆五色圣旨
在当时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帝下的命令或者发表的言论被称之为圣旨,在明清时期圣旨的颜色就比较丰富,给五品以上的官员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而五品以下的则为单一的纯白绫。那么清朝嘉庆五色圣旨是怎么回事,这圣旨是给谁的?
清朝嘉庆五色圣旨
在2015年的1月8号,重庆秀山县的政协的文史委员和民俗学家刘济平等人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了嘉庆的五色圣旨,当时刘济平等人感到十分欣喜,因为这圣旨的出现对研究清王朝的历史、清代的文书制度、官制还有清代书法和针织有着非常重的价值。可以见到的是,嘉庆五色圣旨为五彩双龙绢满汉合璧,还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全篇共有二百六十个字,圣旨长约2.5米,宽0.3米。圣旨材质是用青黄黑白赤五种丝绸织成所以俗称为五色诏书或云锦诰命,中间还有两方米的红玺印,这圣旨虽然历经沧桑,但是仍是保存基本完整。
这清朝嘉庆五色圣旨原来是嘉庆帝用来诰封当时台湾兵备道的糜奇瑜的哥哥的诏书。当时因为糜奇瑜功劳卓越,嘉庆帝人认为这是他的父母教导有方,所以还特地对他的兄弟和嫂嫂诰封。在圣旨中,糜奇瑜的兄弟糜奇瑾为中宪大夫、嫂王氏为恭人,落款时间为嘉庆二十年的十二月十三日。

这份清朝嘉庆五色圣旨可以说是非常罕见,因为目前清朝留下的档案和资料虽然不少,但是像这封圣旨那么完整的可以说是非常少见,所以它对研究清朝的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
嘉庆遗诏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到热河的围场围猎,旻宁也跟着父亲一同前往,嘉庆皇帝在这次出行中中了暑,之后身体就一直都不太利索,从圆明园出发六天之后,嘉庆皇帝一行人已经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这是嘉庆皇帝的病情已经恶化,但是他依旧没有注意,还是正常的批阅奏折,处理朝政。不久之后就暴毙在了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中,终年六十一岁。
《大内低手》于波版嘉庆
而旻宁当天就把嘉庆的灵柩送回了京城,因为当时虽然旻宁基本上是嘉庆定下来的继承人的人选,但是嘉庆皇帝暴毙,没有任何口头上或者实际文字凭据作为依据能够证明旻宁才是这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再加上,另一边孝和睿皇后也是有两个儿子,很有可能会帮助自己两个儿子上位。
但是嫡皇后所生的旻宁,不论是地位还是声望上都比孝和睿皇后的两个儿子在皇位上继承人之争上更加有说服力。这个时候军机大臣拖津、戴均元等,联合内务府纵观禧恩、和世泰当众人之面,取下了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鐍匣并打开,宣布了嘉庆四年的时候立的诏书,立旻宁为皇太子。这封诏书就是嘉庆皇帝的遗诏了。
而孝和睿皇后也非常的明智,以皇后的名义下了懿旨,在知道自己儿子已经没有登基的可能的情况下,使旻宁能够顺利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孝和睿皇后这样的做法,也换得了嘉庆皇帝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