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 白落梅丨佛卷

白落梅丨佛卷2016-03-06 白落梅 宇儿




    三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如微尘,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世间所有虚妄、怨念,皆因我执而起,放下我执,即可明心见性。那条通往灵山的路,并不遥远,无需滴水石穿,有时一个刹那,一个转身,即见如来。


    种荷养莲,是为了荏苒岁月,多一份平和。始信,与禅佛相关的事物,皆有灵性,皆可度我。而我前世,定然是放生池中的一朵青莲。虽坐井观天,不及大千世界的一粒微尘那般自在来往,却心存善念,无多欲求。深知熙攘凡尘,海市蜃楼,多事幻象,不过迷人双目,扰人心性。




   山河踏遍,只觉如梦人生,寻一安稳之所,恬淡度日,方为福报。尝尽五味,亦觉淡饭粗茶,简布素衣,才是洁净。轩窗之外的风景,看似波澜不惊,却暗藏汹涌。我喜欢简单的事,质朴的人,太过琐碎之事,总让我无法把持,心生惶恐。时光本该无惊,那些与自己无法相容的人,可以不再往来,安然到老。


   翻开珍藏多年的《金刚经》,卷册古老泛黄,檀香的味道年深日久,不曾淡去。铺纸研墨,用蝇头小楷,抄写几页佛经,甚觉清宁。“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白落梅 白落梅丨佛卷




   佛说,万物皆在修行。写字亦是一种修行,我本随性之人,不喜拘泥,人生匆匆三十载,仍无所作为。撰写的小楷,不见笔锋,亦无风骨,不够娟秀圆润,只算朴素简净,抄写佛经,并无多少讲究,只要心怀慈悲,自在天然。每个字,每行文,皆有佛性。或送,结善缘;或收藏,求果报。


   佛法无边,无需亲力亲为,只一卷经书,一句偈语,便可度世间一切迷梦之人。何为佛陀?“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何为佛?经卷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故名为佛。”




   佛只静坐菩提树下,便豁然开悟,知晓过去未来。他拈花一笑,万物为之成尘,存慧根者,来世化身莲花,绽放于七宝池上。资质愚钝者,则轮回世海,再历尘劫,感知自然,方能证悟。佛本无分别心,只因人欲念太多,自身修为尚浅,不信因果,执意名利。纵是长跪于蒲团,日夜香火以供,所求之事,终难遂愿。


   其实佛亦曾历尽百难千劫,几番红尘游历,走过情海波涛,方远离浩荡风云,端然出世。




   《华严经》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法常现前。”这是佛的境界,看似朴素的禅心,却蕴含深刻的玄机。倘若人生不曾经历几段故事,演绎几场离合,看过几次花开,几度月圆,又如何懂得生死即涅槃,随缘即安宁。


  《六祖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平凡的你我,于凡世中往来,如何能够似莲花,铅华洗净,不染纤尘。其实人间生灭之事,实属寻常,有情无情,幻灭浮沉,皆有定数。不经沧海,如何见得桑田?不修今生,如何会有来世?




   有人走不出名利官场,有人度不过情关。红尘万象,虽有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众生沉浸里面,依旧眷眷难舍。都知道是妙药灵丹,可治愈浮世伤痕,但参禅亦要机缘。禅在人生风景中,在淡然岁月里。平常心人人皆有,要做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谈何容易。


   苏轼有诗云:“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此为名利之劫。豁达明朗的苏轼一生山水踏遍,美人相伴,遨游仙宇,结友高僧,终难忘,世间营营。他的文字造诣已抵达行云流水之境界,修佛之路,仍有一步之遥,不得超脱。来生转世,他必是莲池里最风姿的一朵,再不为尘寰熙攘而惆怅彷徨。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间最难消受的,则是情爱。三生石上,刻着每个人的三世情缘。你欠下的债,哪怕物转星移,终要偿还。你缘定的人,哪怕山穷水尽,终会相逢。纵是得道高僧,修行罗汉,断了无明烦恼,参透生死玄关,亦还有忘不了的情债。


  “拼取一生断肠,消他几度回眸。”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我们无可奈何地辗转于六道轮回,去来往复,周而复始,同万物一起修行,不知何日才能跳出三界,有了性灵。那时,聚散得失,缘生缘灭,只作寻常。




   佛无情,端坐莲台,心如止水。佛有情,随缘教化度众。虽说世间山河一律平等,但佛所度者,亦为有缘之人,可度之人。佛槛之内,无尊卑、贵贱之分,修佛之人,却要有一颗明净无尘的禅心。在云海无比的经卷里。我们是那永不言倦的摆渡人,无需归岸,自在是佛。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这句禅语,抄写过千百回,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知。如此执著,并不是修佛的本意。佛的境界是云在青天,水自东流。




   倘若将一切生死、善恶、苦乐当做幻想,用自己的影子去体验,而真身则可毫发无伤。禅定的心,当是如此,不被质疑,不问深浅。让影子和灵魂清澈对话,忘记尘世所历的苦难,纵有轮回,亦不畏惧,亦为美丽。


   是了,且这般淡定心弦,做禅修心。佛缘到了,自会出离红尘。那条路也许很远,等到人生迟暮;也许很近,只在倾刻之间。倘若此生终不能抵达,就留在这婆娑世间,做个闲人,看如露光阴,与万物一同化尘。若有来生,相约莲花台上,再续佛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651/41503359876.html

更多阅读

笑对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昨天晚上,和来自家乡的一位亲友QQ聊天,才知道市文联新近换届了。文联换届,于官方来说,是官员换血;于代表来说,是会员换脑。而文联换届,于我来说,就是换心了。心要平了,心要淡了,心要静了,心要冷了。具体来说,我在上一届担任的市文联委员、市

《重楼玉钥》 《重楼玉钥》-简介,《重楼玉钥》-内容

《重楼玉钥》(公元1838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重楼玉_《重楼玉钥》 -简介《重楼玉钥》《重楼玉钥》为喉科专著,郑梅涧于乾隆年间撰。郑梅涧根据家藏本及个人经验心得、撰成《重楼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看惯花开花落,顿觉云卷云舒

   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三十岁以前玩的是激情和青春,三十岁以后玩的是理智和感情。人生真的是这样,人在年轻时拼命赚钱,而

声明:《白落梅 白落梅丨佛卷》为网友纠结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