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边和常遇春谁厉害 常遇春兵团有多厉害 常遇春杀降终受报应 常遇春杀降

  常遇春兵团

  常遇春兵团是历史上十大兵团之一,因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著名。常遇春兵团有很强的战斗力,在常遇春指挥下,立下赫赫战功。以至于元兵听到常遇春军队时,都十分惶恐和害怕。

常遇春兵团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猛将,为朱元璋开拓大明江山立下无数战功,是明代的开国元勋之一。

  1364年,常遇春率领兵团和徐达军队汇合,先攻克了庐州,后又占领了江西等地,因为常遇春和徐达战功显赫,朱元璋将常遇春封为副将军,徐达为大将军,并下令俩人带领二十万明军去东边讨伐张士诚军队。在朱元璋的计划下,徐达和常遇春先后攻克了杭州等地,并且将张士诚的部下进行了围剿。张士诚孤立无援的镇守苏州,在常遇春和徐达的持久战下,张士诚守城失败而亡,朱元璋得此消息后,嘉奖了常遇春,封他为鄂国公。1367年,朱元璋率领徐达和常遇春进行北伐战争,常遇春率领他的兵团誓死奋战,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山东等地已被平定。元军在北方的实力已经大大地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势如破竹,常遇春率领兵团单枪匹马在洛水北面击溃了元军主力,后人称为塔尔湾大捷。常遇春兵团在这一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为明军攻打元大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常遇春身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在讨伐元军上屡建奇功,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保障。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追封他为开平王,以示奖励。

  常遇春杀降

  中国历史上有个说法“杀降者不祥”,这句话大抵意思是,两军交战时,如果胜负已经区分出来,对于缴械投降之人,应该不能杀害。如果进行屠城,那这就是不仁不义的举动,将会遭到谴责。纵观历史上,喜欢杀降屠城之人,往往都没有一个善终的下场。

常遇春雕塑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跟随朱元璋征战南北,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常遇春攻下一座城池后,他就要进行杀降屠城,为这事,朱元璋曾教训过他,但是常遇春屡禁不止。

  据说,常遇春在睡梦中,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悲惨的生活,于是便下令屠城。等他从梦中醒来,发现士兵都不在帐营中,便问身边的侍卫,士兵们身在何处?侍卫告诉他说,将军命令屠城,战士们得令后,便开始执行命令了。常遇春听后,连忙收回兵令,可是士兵们已经杀了很多人,血流20多里。

  朱元璋先后打败了陈友谅等人的军队,统一了江南地区。便派遣徐达和常遇春带兵北上,剿灭元军,常遇春进入青岛途中,包围了潍县城,因为城内的元兵誓死抵抗,使常遇春军队花费了很多时间,常遇春部下在这次斗争中损伤惨重,但是最后还是攻下了县城。常遇春十分恼怒,便下令屠城,将潍县城内的居民和元兵全部都杀死。

  朱元璋曾劝说常遇春,攻下了城池,得到了土地,但是没有百姓的话,空城有何用?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让常遇春改掉这一毛病。

  后来,常遇春暴病而亡,享年四十岁。

  常遇春屠城

  明朝名将常遇春英年早逝,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常遇春的早逝是一种天谴与报应。虽说这种因果论不能全然让人信服,但常遇春的杀降与屠城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常遇春画像

  元至正十八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4000人。洪武元年,常遇春收取泰州后屠城。带病北上灭元时,下令将鲁中重镇潍县的全部元军及大部分城内居民杀死,又在北伐时,东昌屠城,城内和附近村庄几近断绝人烟。1369年,征讨平饶,血腥屠城。 如此行径在常遇春行军途中大量发生,不胜枚举。常遇春杀降屠城也成为人所周知的一件事,连朱元璋也常常叮嘱他不要嗜杀。 古语言之,杀降不详。然而一代名将却为何对“杀降屠城”情有独钟?一方面,对于放弃自己阵营转而投靠自己的士卒,常遇春的心中有一种疑虑,认为可能是诈降。为了免除后患,便一气杀死。此外,某些城池久攻不下,损失了常遇春大量的士兵,也极大的激怒了常遇春,破城之时便是泄愤之时。还有一种说法是,降兵亦要大量粮草养活,且收服不易,为了不给敌人留下翻盘的机会,常遇春选择将降兵杀掉。 不过即使身后白骨累累,也不能否定常遇春的赫赫战功,他永远是乱世用兵如神的一代名将,是朱元璋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亦是明朝军功卓卓的开国功臣。

  常遇春民族

  关于常遇春民族之争,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常遇春为汉族人,一是说常遇春为回族人。北方回族认为常遇春是回族人,并且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到了回族英雄谱中。为何会出现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常遇春属于穆斯林后代,在当地家谱中,有相关的证明说常遇春家人为回族系。

常遇春画像

  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说法,后来根据考察,常遇春后代遍布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根据调查,他们大多数都不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常遇春是回族人这一说法还有待商榷。

  常遇春是汉族人这一观点的呼声较高,根据常遇春和祖籍和出生地进行推测得出,常遇春生活的这两个地方都是汉族人聚集地,所以常遇春为汉族人。根据《明史》记载,常遇春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风,都与汉族人相同,完全看不出有回族的印记,在《明史》中记录了常遇春的故事,明史讲述的是汉族人的故事,如果常遇春是回族人的话,就会给予标志说明,所以这也为证明常遇春是汉族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常遇春的妻子蓝氏为汉族人,如果常遇春是回族人的话,通婚这一观点在当时还不被人所接受。除此之外,常遇春去世后,他的葬礼是按汉族的丧葬习俗来举行的。如果常遇春信仰回族,那么他的葬礼应该会遵从回族的风俗而举办。

  种种证据表明,常遇春是汉族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张定边和常遇春谁厉害 常遇春兵团有多厉害 常遇春杀降终受报应 常遇春杀降

  常遇春小说

  中国古代较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都会在很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常遇春作为明朝一代猛将,单以他为主角的小说却相对较少。其中较有名气的,当属历史长篇小说《常遇春传》。此外,小说《倚天屠龙记》《大明英烈传》中,也有常遇春的人物形象。

《大明英烈传》小说

  《常遇春传》这本文学作品出版年代比较久远,在网上也鲜有卖的商家。这本书详细的讲解了常遇春的生平以及常遇春后代的一些情况。但因为是文言文版,比较晦涩难懂,所以看的人也比较少。历史上的常遇春,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将,戎马一生,战无不胜,虽然英年早逝,却似烟花般,绚烂一生。

  长篇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也有关于常遇春这个人物的刻画,倚天屠龙记中的常遇春,以历史人物常遇春为原型,刻画了一个性格色彩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倚天屠龙记中,常遇春是明教的一员,对人忠肝义胆,重情重义。在张无忌的危难时刻,常遇春把自己获救的机会让给了张无忌,最终导致自己折阳寿四十年也不后悔。

  古典名著《大明英烈传》主要讲述了朱元璋的传奇一生。常遇春作为朱元璋沙场上的左膀右臂。为朱元璋建立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常遇春与元军以及南汉王陈友谅的几场血战,也成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关键性战役。

  常遇春倚天屠龙记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有一个人物叫常遇春。小说里的常遇春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虽然在《倚天屠龙记》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其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为众多金庸迷所喜爱。“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的戏份,把常遇春重情重义,胸怀天下的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

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剧照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常遇春都身负重伤,常遇春带张无忌去蝴蝶谷找胡青牛求救。胡青牛是常遇春的师叔,两人同是明教中人。胡青牛外号“见死不救”,有一个原则便是“只救明教中人”。胡青牛答应为常遇春治疗。但张无忌不是明教人,如果想要活命便只能加入明教。张无忌的太师祖张三丰曾告诫过他,明教是邪道,所以张无忌誓死不加入明教。  后来,常遇春决定将自己的治疗的机会留给张无忌。这也惹得胡青牛很不高兴。最终,胡青牛对张无忌的病情越发好奇,平生从未见过此类病症,便下定决心把张无忌的病治好。待治好后再将他杀掉,就算没有违背“只救明教中人”诺言。  后来,张无忌一直待在胡青牛的身边潜心学习医术。张无忌见常遇春被病痛折磨的难受,便希望能够帮常遇春治疗。就这样,常遇春的病被张无忌阴差阳错的治好了。但胡青牛告诉常遇春,治疗过程中扎错了一个穴位,常遇春可能会折阳寿40年,或许只能活到不惑之年。常遇春听罢,说到:“大丈夫济世报国,若能建功立业,便是三十岁亦已足够,何必四十?要是碌碌一生,纵然年过百岁,亦是徒然多耗粮食而已。”这也体现出常遇春胸怀大志,意欲纵横天下的心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1351/76388486568.html

更多阅读

恶魔猎手和剑圣到底谁厉害(单挑) 地牢猎手4剑圣符咒

恶魔猎手和剑圣到底谁厉害,这是一个广大魔兽迷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2个英雄在对战时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而且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发挥好了都是对方的噩梦,那么单挑时到底谁更强一些呢?关于这个问题,主要

二郎神和孙悟空谁更厉害 二郎神和孙悟空谁厉害

二郎神和孙悟空谁更厉害二郎神和孙悟空强弱之辩由来已久,疯子涛涛认为两人应是实力相当,有据为证:一、赞诗为证赞诗云:两个钢刀有见机,一来一往无丝缝。金箍棒是海中珍,变化飞腾能取胜;若还身慢命该休,但要差池为蹭蹬。这蹭蹬的意思是“

沈浪和快活王谁厉害 沈浪和快活王比武谁厉害

沈浪和快活王比武谁厉害在小说《武林外史》中沈浪和快活王谁厉害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虽然起初沈浪的武功平平,在江湖上也没有多大的名号,但是之后的一番奇遇,造就了他一身通天彻地的神功,很多人都觉得他可以与巅峰时期的快活王相提并

声明:《张定边和常遇春谁厉害 常遇春兵团有多厉害 常遇春杀降终受报应 常遇春杀降》为网友范二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