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入

  语文作文教学中说“题好文一半”,我认为精彩的导入语设计,也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导入语的主要作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导入语。一般来说导入的方式有旧知回顾式、故事式、漫画插入式等等,我们在讲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选择导入的模式。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
  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片。我们可以努力创造条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表演历史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指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光靠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是肯定不行的,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勇敢的说、勇敢的做。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
  四、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而布置的练习,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的是题海战术,这样就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班上曾经有位学生,解题速度很慢,后来从他家长口中了解到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养成了这个习惯,除了要应付每天的家庭作业以外,家长还给他买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因此,作业就占据了他的生活,根本没有课余时间,长此以往,他就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既然作业多的做不完,还不如边做边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作业布置是应该的,但更应该注意质和量。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这样的方法。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w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作者单位: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 21140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1551/10508435793.html

更多阅读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 物理科学探究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知识源于实践,始于观察。实验是物理课程及教学的显著特点,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研究和发展物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内容摘要】: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联系

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获得新知识,培养能力。下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特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

声明:《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网友一百分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