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协定内容
就重庆谈判的最终结果来看,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毕竟毛泽东等人赴约谈判,双方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从而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间。关于双十协定内容都有哪些呢?
双十协定图片
双十协定内容有几条,首先,国共双方以和平建国作为基本方针,并且用双方对话的方式解决其即将面临的一切争端问题。其次是双方的合作是属于长期合作,需共同坚守,杜绝一切内战的发生,重建独立的、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并且实行三民主义。此外对于国家政治的实施,需尽早结束训政状态,然后实行宪政,制定新的宪法。
在宪法制定之前,双方共同召开政治协商会,对国民大会以及其他即将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商讨。最后是中国共产党要承认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领导地位。
就双十协定内容来看,实际上是对中国以后的发展从九个方面进行了和谈,首先是建国,其次是政治民主化方面,接着还有国民大会方面,当然对于人民自由方面也有涉及,据记载,双十协定就这方面提出由政府来保证人民享有民主国家人民享有的一切权利,并且将其现在运行的法令中相违背的方面废除或者修正。
另外还有党派合法问题和特务机关问题,在特务这块,双方同意严令禁止司法和警察之外的任何机关对抓捕的人民进行审讯等。 以上内容均是双十协定的主要涉及方面,但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其双方的矛盾的重心,对新建立起来的中国是没有任何的帮助的,这也是之后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议的原因之一。
双十协定背景
要了解双十协定背景,首先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其内部矛盾便日益显现。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中国的未来究竟由谁来领导,并且走怎样的道路成了当时最主要的问题。
双十协定图片
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国共两党并没有达成协议,并且开始分头行动,在中国的土地上开阔自己的疆土。在东北、华北等地区,两党就城市管辖权展开了强烈的竞争,同时争夺的,还有战略物资的补给。如果说这个时候的中国还不够乱的话,那么美国和苏联在华夏插上的一脚,就足以让两党展开更为激烈的战争。
日本投降的一部分原因是苏联方面出兵中国东北,将当地的日军基本歼灭而导致的。在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将其缴获的日本武器及战略物资纷纷转送给了当时由林彪带领的东北解放军,也就是说共产党获得了苏联的支持。当然国民党也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国民党军队出现杂华北和东北就是他们的手笔,有其海空两军负责运动的结果。
同处于一土地,冲突是必然的,这也就是国共双方达成协议,签订双十协定的背景。双方都看出了美国和苏军的意图,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1945年,蒋介石主动致电毛泽东,请其前往重庆共商和平大计。随后,毛泽东同志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双方展开和谈,其谈判的最终结果就是签订了双十协定。这就是双十协定背景。
双十协定在哪里签订
双十协定是在日本投降之后国共双方短暂的共识,那么双十协定在哪里签订呢?
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历史图片
双十协定在哪里签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也就是说双十协定是在重庆签订的。1945年日本宣布失败后,就新中国的建立问题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和谈,最终和谈的结果就是协定的签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但是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被迫迁都重庆,这也就使得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和谈的地点是在重庆而不是南京,因为那个时候的南京已经不再是国民党的大本营了,重庆才是。
共产党方面在接到国民党的和谈邀请后,迅速的召开会议商讨,就是否前往和谈进行了讨论后决定赴约,原因如下:如果共产党方面不愿前往和谈,那么必将失去民心;另外在国民党发出邀请之前,共产党曾发表宣言,提倡和平建国,若拒绝和谈,这是在打脸。所以即使知道进入国民党的大本营重庆后,自身安全等于交付出去,共产党方面还是毅然前往重庆,就建国大事与国民党进行和谈。但是当共产党到达重庆后,才发现国民党方面并没有关于协议的任何拟定,这就加重了重庆和谈的难度。
此次和谈一共进行了四十三天,在这段期间内,国共两党共同确定的双十协定的各项内容,然后成功的在重庆进行了签署。之所以能够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共产党可谓是费尽了心血,他们不但要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要避免掉进国民党方面的陷阱中,从而失去了执政的权利以及实现新中国的和平建立。
推荐阅读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内容分析1/3 上一页123下一页双十协定前后两党关系
双十协定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派系与中国共产党签订的关于中国在日本侵华战败后的发展走向的一个协定。那么双十协定前后两党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国共两党领导人图片
双十协定的签订,在一定程度缓和了国内的局势,使得中国从局部战争走向了暂时和平。也就是说在双十协定签订之前,国共两党基本是敌对关系。
关于双十协定前国共两党关系,其实并不一致是敌对的。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方面军和共产党方面曾经有过两个合作。当然能够进行两次合作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日本,随着日本宣布投降,没有了合作理由的两党开始正式走向了敌对。
关于敌对双方,共产党方面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苏联红军的支持,而国民党方面则有美国作为靠山,内战一触即发。但是蒋介石方面并没有发动内战的理由,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为战争做准备,所以他们想共产党发出邀请,就建国大业进行和谈。也就是后来经过了整整四十三天的重庆谈判,最终结果就是双十协定的签订。
在双十协议签订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三次合作,也就是说两党之间的关系也由紧张到一触即发转换为和平共处,相互扶持。当然这段和平是非常短暂的,因为国民党方面签订双十协定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所以在他们做好战争的准备后,就单方面的撕毁了协定,即国共第三次内战合作破裂,内战爆发。简单说就是双十协定前国共两党关系是敌人,协定签订后,双方是暂时的合作关系。
双十协定的影响
经过了整整四十三天和谈后,国共双方最终达成的并签订了双十协定,虽然在颁布不长的时间里就被蒋介石方面撕毁,但是双十协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国共双方领导人合照
双十协定的影响首先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通过谈判后,签订的份正式的文件,并不是口头协定,所以其内容对国共双方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同时根据这份正式文件,使得国民党正式的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并且双方的地位是相等的。
另一方面的则是共产党在国民中的影响力有所提升,因为是蒋介石方面发出的和谈要求,即使知道是鸿门宴,共产党方面还是前往和谈,这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出了自身的诚意,大大提升了共产党的形象,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其他的民主党派中也扩大了影响力。
其次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得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三次合作,双方就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时还召开了各党派积极响应的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了国民党的“训政”时期,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另外还有就特务机关等有了明确的规定。
这些都是双十协定在国内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国共和谈并签订了协定,这使得那些企图通过内战割裂中国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这个想法。就当时而言,美国支持国民党,共产党方面则有苏联,因为协定签订使得内战无法爆发,从而就使得中国走上了和平道路。如果不是蒋介石最终撕毁条约,那么内战应该就不会爆发。
双十协定谁破坏的
双十协定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国共两党就中国今后的发展对达成的相关协议,在该协议中,中国共产党同意其国民党的合法地位,并且答应在新中国实行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的宪政等,但是双十协定还是没有维持多久的时间,就被破坏了。那么双十协定谁破坏的呢?
蒋介石图片
关于双十协定谁破坏的这个问题根据历史记载答案是蒋介石。关于此次协议的签订是由蒋介石方面向中国共产党发出的邀请,共产党答应和谈后双方就各项内容达成共识后确定下来的,也就是说是国民党积极促成的,最终也是由蒋介石亲手撕毁了的。
在双十协定中首先规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还有对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的建立和人民自由、党派合法以及特务机关的确定,其次是地方自治问题和军队的建立等,一共有十二个方面。纵观这十二个方面,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些问题并没有触及当时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的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双十协定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涉及解放区政权的问题,这也是蒋介石最终选择破坏双十协定的原因。
双十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了广大人民,同时还使得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很多主张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使得国民党方面陷入了被动。同时蒋介石方面邀请共产党和谈并非是为了商议签订双十协定,而是为了为筹划内战争取时间,所以最终签订该协定也并非蒋介石所愿,为此在国民党方面为内战做好准备后,就直接单方面撕毁了协定,发动内战。
推荐阅读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内容分析2/3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九一八事变时间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不但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也正是这一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那么“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
九一八事变
根据中国近代史上对这一事件的记载,“九一八事变”具体发生于1931年九月十八日的夜晚十点左右。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这一事件。
首先关于这一事件,又被称作是“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他具体是由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在前期的时候,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铁道“守备队”中的一支小分队接到上级指令,秘密炸毁了位于沈阳柳条湖附近的由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在事发后,诬赖并声称是中国东北军炸毁了铁路。还以此为由,开始炮轰沈阳北大营,从而发动了这起事变。
在第二天,日军就侵占了沈阳,之后又陆陆续续侵占了东北三省。直到在1932年2月份,东北全境沦陷。此后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就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而此时的中华民族在这件事情的爆发下,有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国共两党的使命感也迅速增强,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
据说,因为“九一八”发生年的当夜实行不抵抗命令,张学良被骂为是“不抵抗将军”,但是多年以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下令不抵抗的,而张学良只是代人受过的说法。那究竟“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张学良
记得在张学良晚年的时候,曾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的说明,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中央政府。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但是,曾经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在1946年8月15日发表广播演讲时,曾提到过这一事件,他说:“当时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当夜,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曾拨打十几次电话到南京给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说不准抵抗,还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全部交给日”。从郭维城的说法来看,它又与张学良所说的话有着出入之处。时至今日,始终还是没有找到任何一份关于蒋介石造事变当中所命令的不抵抗的电报或者是手谕。
在张学良晚年在接受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为他录载口述历史,并对“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命令有着这样的记述:就是郑重声明关于不抵抗的事情,说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但事实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从这里来说,可以先相信,确实是张学良提出的不抵抗命令。
九一八事变死了多少人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可以说是中国面临灾难的开始,从这次的事变开始,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也瞬间让中国人明白了国家正在走下坡路,正在遭受日本的侵略。那么在这场事变中又死了多少人呢?
九一八事变
根据相关资料的了解,在1931年的9月18日当晚十点多左右,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铁道“守备队”在沈阳北大营南面大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中的一段路轨炸毁,事后还栽赃嫁祸说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还以此为借口,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开始向中国东北军所在驻地北大营发起了进攻。
直到在次日凌晨4点多的时候,日军独立守备队中的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历经一个多小时,东北军第七旅被打退到了沈阳东山嘴子,由日军占领了北大营。通过记载说,在此次事变过程中,东北军共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但是也有资料说明,当时在事变发生的当夜,由于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营大约有8000名的守军被仅仅只有300人左右的日军击溃。所以说至于在这件事变中具体有多少人牺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但是从这些说法中,可以看见这一事件的发展程度,以及日军的凶残程度。
也是从这件事情之后,中国人民率先以武装斗争来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武装侵略,从而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推荐阅读九一八事变具体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犬养毅与九一八事变有什么联系九一八事变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英雄人物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分析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在哪里1/3 上一页123下一页九一八事变东北军
关于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的苦难是不言而喻的,当时在东北境内的东北军还有将近20万,但是就是在张学良不抵抗的命令之下,这些军队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这些个东北军无动于衷?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
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中不是东北军不想反抗而是无力反抗,其原因如下:

第一:当时东北军是在1929年被蒋介石忽悠去和苏联开战的,把一个本来是外交遗留问题的中东铁路问题变成了两国之间的战争。而在张学良相信蒋介石的话,一样认为苏联红军是不堪一击的,结果使得东北军败了下来,使得东北军被打掉了胆,一说要对外开战都缩手缩脚。尤其在事件发生之前,老蒋满口承诺的中央支持,结果到东北军兵败如山倒时都没有见一兵一卒、一枪一弹的支援,自然使东北军上下寒心。
第二:在事变的前一年,张学良参加中原大战,把东北军最精锐的20万大军都带走了,在东北只留下了战斗力薄弱的一支部队。等到张学良打完仗后,又帮着守地盘。因此当事变发生的时候,主帅又不在东北,这些个将士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上下观望。而蒋介石又不给出明确的指令,于是东北军只能不抵抗政策,走上了流亡关内的道路。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是故意不给出明确的指令的,应为他是想要借助日本人的打击来削弱张学良东北军的力量。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对于“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它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在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在该馆中,通过保留了大量的文物、以及历史照片、向大家真实反映出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介绍一下。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首先,该纪念馆是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的46号,地处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它最初开始建于1997年9月,历经两年的时间,在1999年9月18日这一天正式落成开馆。
关于这座纪念馆,它的总占地面积有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2600平方米。其中在馆内,共设有7个展厅,供游客观赏的展览照片就有800余幅,实物件300多件。其中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相关文献资料、档案有100多件。此外,馆内的大小型场景有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电脑触摸屏14台、大屏幕电视录像机2台。
据说在在“九·一八”历史纪念馆的附近,就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炸弹碑,它是在1938年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另外,“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和这块炸弹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题。
推荐阅读九一八事变具体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犬养毅与九一八事变有什么联系九一八事变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英雄人物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分析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在哪里2/3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