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侗族婚嫁风俗 广府文化节俗婚嫁 广府文化的婚嫁及饮食风俗

【导读】广府文化婚姻习俗上,旧时既接受了汉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娘家,而长住夫家。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

广府文化带来的是广府文化特色,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广府文化的婚嫁及饮食风俗是什么吧!

  一、广府文化的节俗婚嫁

  在节日习俗上,既有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在广州,有除夕花市。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至今越办越旺,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

  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

  反映了广东风俗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品格。婚姻习俗上,旧时既接受了汉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还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风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遗风,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娘家,而长住夫家。

  后者是一些女子为了独立谋生和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而宣布自梳,终生不嫁。这种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变异,又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建国后。

  二、广府文化的饮食风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粤菜善于博采众长,根据广州的气候、物产条件进行改造,体现了岭南文化融通善变的韵味。

桂林侗族婚嫁风俗 广府文化节俗婚嫁 广府文化的婚嫁及饮食风俗

  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着名的“龙虎斗”、“菊花三蛇羹”、“上汤焖禾花雀”、“红烧果子狸”、“瓦钵炖禾虫”、“开煲狗肉”、“粗盐焗乳鸽”,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鸡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显粤菜的制作功夫。

  广式饮菜,兴起于19世纪末的广州,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众化茶楼兴起,渐而蔚成风习,扩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镇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镇。茶楼的点心精美而又丰富,常见的如蛋挞、蛋盏、蛋散、干蒸、烧买以及各类粥品。改革开放以后,引进许多西点,使食品更为新潮、精美。

  以上就是广府文化的婚嫁及饮食风俗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1651/654240582103.html

更多阅读

广府人 广府人与客家人的战争

广府民系,即为广府人,广东人中狭义的广府民系是指口语中的“广府人”即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洲等等地区的华人,以粤语(广州话、白话或称广府话,俗称广东话)为母语,以珠玑巷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

2014年第八届永年广府太极拳年会拳技比赛规程 永年广府太极拳

2014-01-02 21:02:26|分类: 新闻简讯 |标签:永年太极拳比赛 |举报 |字号订阅第八届永年广府太极拳年会拳技大赛是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继承发展太极拳技,弘扬太极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体质,造福全人类,而举办的

中国·永年广府古城-----名胜古迹及传说 河北永年广府古城

卧牛救广府      广府城位于县城临名关镇东偏南25公里处。很久很久以前,广府城是一个岛国,岛上品字形立下三座大山,松柏蔽日,古木参天。不知到了哪朝哪代,这里忽被兵家看重,于是,他们就从四乡抓夫拉丁,劈山动土,慢慢就筑成了一座方方正

永年广府看彩灯 永年广府城

永年广府看彩灯  2013年11月3日,是阴历的十月初一寒日,恰逢星期天,我回老家上坟祭奠先人,永年县广府古城是必经之路。今年的10月1日,广府的彩灯艺术展就开展了,趁从此经过的机会,顺道一观。  去年冬天,广府就打算搞灯展,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新闻发布

声明:《桂林侗族婚嫁风俗 广府文化节俗婚嫁 广府文化的婚嫁及饮食风俗》为网友浪荡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