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却赢在终点 起跑线输了照样赢

<<意林原创版>> /■迩半坡

小时候,他喜欢玩三节棍、飞镖之类的自制玩具,上小学时,他喜欢每天去教室外的操场上跑步、打球,而待到读书考试时,他却快乐不起来了,学习成绩总在众人之下,班级排名位居倒数。

小学三年级时,他由上海来到成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转学过程中,由于入学考试不合格,本应入读四年级的他只得留级,再次从三年级读起。

中学时,他比较喜欢的课目是历史和地理,对数、理、化课目感到非常头疼。为此,父母请来了学校里最好的老师为他补课,但他的学习成绩仍是提不上去。

16岁那年夏天,一家留学机构到成都招考留学生时,他正在读高中。面对这一机遇,全家人也觉得与其让他苦苦煎熬,成绩倒数,不如让他换一个生活方式,无奈之下做出一致支持他留学的决定。几天后,他带着一种“胜利大逃亡”的心境,踏上了赴美国留学的旅程。

然而,到达美国后他惊呆了,本以为想象中的美国遍地高楼林立,而最终到达的竟是一座乡村中学,位于美国西岸俄勒冈州中部一个叫“密歇尔”的小镇上,全镇人口只有350人,而作为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全校学生还不到50人,他惊讶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心理落差降至最低点。

输在起跑线却赢在终点 起跑线输了照样赢

但他还是安心待下来了,并很快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点,就是这所学校的体育精神,因为他可以一边学习英语和规定课程,一边放开心情在操场上跑步和参加篮球训练,到高中毕业时,他的个人体能和篮球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他已是这所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而这一切,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学习上也取得更多进步。

留学一年后,他选择报考大学,但考虑到自费留学和学习成绩等个人条件,想都不敢想,最终他选择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大学,一所又小又便宜的东俄勒冈大学就读。大学二年级时,他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攻读密歇根州布莱德商学院的供应链专业,就是出于学费比同级大学便宜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该学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应链管理系。2003年,热心公益的他牵头组织并筹办了学校里第一届中国供应链论坛,从最初没有嘉宾到场,没有一分钱赞助,到最后论坛规模空前活跃的局面外,还节余了1.5万美元,一直作为创立该论坛的基金被在学院里保留下来,专用于每年奖励一位愿留学中国和从中国来留学的“最佳学生”。

21岁,他从布莱德商学院毕业,获得多家世界500强公司的青睐,就职于全球最大电脑商戴尔电脑公司总部,三年后,25岁的他决定报考哈佛商学院,GMAT测试考了3次才通过,最后经过层层面试和选拔,他被哈佛商学院录取,攻读MBA。

2009年,他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求学生涯刚一结束,就去了花旗银行工作,很快他成为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一年后,他不忘自己出国留学的初衷,毅然作出决定,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国联想集团总裁的高级助理。他,就是被当今媒体喻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于智博,写出《留学美国三部曲》《DELL新丁/Rookie》《敲开了哈佛商学院大门》等著作。

的确,输在起跑线上,不等于输。正如一位成功人士说过,哪怕你是一只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虽然,你有可能“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在未来的生命征程和人生磨砺中,如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现实和梦想、精神和追求的最佳匹配,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起跑线输了,照样赢。领先走在你前面的人迈一小步,落后于人的你就迈一大步,只有这样,你和领先者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小,早晚会追上去,甚至能很快超越那些遥遥领先的人,那么,你照样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图/志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1651/821110896055.html

更多阅读

读《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有感 读 哈佛心理课 有感

曾几何时,“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刺耳的声音一直萦绕耳边,大多数的家长、老师们纷纷行动起来,努力 寻找我们失败的原因——智力,于是大家开始“亡羊补牢”,牺牲掉本属于孩子们欢娱的时间,忙碌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可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收

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

成功赢在转折点 赢在终点

平时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赢在起点”,尤其从教育的角度,起点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在北、上、广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他们年青的父母就要开始为他们的学前教育开始找人奔波。不可否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片面追求起点使

直复营销案例 直复营销“潜规则”,让对手输在起跑线

直与复方法: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不懂直复营销“潜规则”,你只能输在起跑线上!而率先运用潜规则,可以实现市场资源的重新分配,后来者居上。潜规则一:先做生意,后有渠道一直认为有了渠道才能够做生意,却不知道许多企业是先从生意做起,倒做渠道,

动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经常有客户这样抱怨,自己的产品科技感、品质感都不错,比竞争品牌不知强多少倍,广告打的也不比竞品少,就是销售比不过人家。寻找原因做测试时,却发现,有些竞品名字听来朗朗上口,且非常切近产品内涵,消费者很容易接受,而自己的产品名字听

声明:《输在起跑线却赢在终点 起跑线输了照样赢》为网友情人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