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文昌帝君 谆谆训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摘自《寿康宝鉴》之训示与格言释)
转载
●文昌帝君训示:世间人,凡贪色淫乱者,必遭祸殃,而且来得非常迅速。为什么?这是天道,是宇宙、人生运行的自然法则和规律,天道自然。法尔如是。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自然交替不乱。
世间人,没有畏惧心,不怕有“因果报应”,可谓“懵懂无知,迷惑颠倒”。若不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为造作,胆大妄为,敢犯淫乱,不出多久,灾殃立刻就会现前。
若能有人,听我训言,一心至诚,顺从天道,依天理起心行事,即:止色戒淫,生活中时刻检点,认真反省,如此就可以趋吉避凶,万事吉祥。何以故?这也是自然法则。所谓:顺天道者,得吉祥如意。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逆天道而行不善者,祸殃旋即而至,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惧怕因果报应,所以才会断然持戒,力戒色欲。
●春秋时代,淫乱成风,导致败国而亡家。历代官宦、名士,有遭受讽刺讥笑、名节尽丧者,也都是因犯了贪淫、乱伦之秽行所致,其淫乱之相,被喻为“鹑奔鹊逐”。 由此可知,逆天理而行事者,是人自残本性之德。而贪淫者,是人自丧其名,触怒天地鬼神!
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人际关系,处处不和,所求诸事,每每不顺。古人比喻:“桂香上苑,非洁己者难邀;杏宴天恩,岂污名者可得。”——不是洁身自好的人,难入皇亲国戚之围。名节丧失,声名狼藉的人,难得皇恩亲赐之高官大威势。简而言之,人间富贵,闻名利养,都是从洁身自好,珍惜名节中修行得来的。
●对此,我也曾立文书而垂训开示。无奈,学人、士子,不听劝告,不信因果,不惜用一生的富贵荣华为代价,只换得“半晌男女之欢”。
天理是:淫他人之妻女,自己妻女必被人淫。如在市场做交易,有卖的,就一定有买的,一报一还,准确无误,非常惨酷。对此,谁不应该首先做出反省,彻底洗心革面?很清楚,要保全自己的妻女,当莫动他人妻女的念。

●当然,邪淫所得果报,不止这些,对仕途和功名利禄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如:在春二月、秋八月的两季科举考试中,我当亲临考场而监察考生,常常临时决定某些考生的录取或取消其录取资格。比如说,某士子,学业很好,状态也佳,若意外地被榜上除名,一笔勾削,究其原由,(仅举个例),则是近来他曾偷偷窥视了邻家妻子。世人不知道,鬼神知道;相反,如果该“士子”,行为端正,不但没有不轨行为,反而力拒邻妻对他的诱惑,其考试的名次,会被意外地向前排很多名。
●文昌帝君训示:学子当知,若要榜上有名,一举夺魁,务必做到:对色欲勿起半点邪念。 因犯邪淫,而终年穷困潦倒不得志,岂不有负于十年寒窗苦读及文高盖世!? 悠悠一生,不被重用,穷途末路,一事无成,皆源于平时悠闲之时,触犯了邪淫,暗损了自己的名节和阴德。读书人,乃至士子才达,不明其中的因果缘由,反“怨天恨地” 殊不知,世间功名利禄,皆由存心善良而来;“高官威势”是平日,或前世“积阴德”而来。阴德者乃不被人知之善事也。
●文昌帝君训示:考场内外,满地是神,文院三场联考,场场有鬼神监视。且看:考场中,字字珠玑之文章,忽遭油灯煤灰落卷,致使考卷烧出一洞,而作废,可惜吗?篇篇锦绣佳作,无端落上了墨汁而被污染,痛遭名落孙山,惆怅吗? 士子当知,此时的考场,正是有我在其中主持公道!谁说苍天不长眼?
(文昌帝君:为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监护神。事实上,岂止古代,也是现代学生考大学,考硕士、博士,乃至政府考录“公务员”的监护神,只是没有注意到文帝的存在而已。仔细观察现代学生和知识份子的录用状况,就会发现,文昌帝君确是存在。不但存在,而且在替天行道,住持公道,不差分毫。)
●榜发三元,为有惊神之德——于三场联考中,场场头名得冠,此得冠之考生,必有让鬼神都感到震惊的德行;也有“莲开并蒂,旋闻坠蕊之凶”——两场考试场场顺利夺魁,然此考生,确突遭“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之厄运。
士子当知:假如能保持“心行造作,正而不邪”,自然“名归而禄得”。特颁新谕,愿众所周知。
注:(士子:学生,知识份子。学子,仕途之子,企业政府及各界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