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三流可以分解为八个字:易为主干,三教互补。
三教互补,严格地来说是叫易统儒道禅(禅宗),道统天地人(或者道贯天地人)。

儒道禅的道就是道家、道教;而道统天地人的道是易之道。
易道不仅深深影响了儒家、道家和中国化佛家,而且影响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所以加一个字,易统儒道禅医,道贯天地人心。所以,中华文化表面上分出这么多家,实际上是互补的。
根据八卦代表的含义,乾为马,坤为牛;马就是乾卦,刚健,牛相较而言是柔弱的;马跑得快,牛跑得慢;马瘦一些,牛胖一些。
儒家的马就代表一种阳刚的精神,道家的牛代表阴柔的精神,儒家就是太极图中白色的一半,道家就是黑色的一半,这是中华民族两大精神。
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刚健有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道家呢,厚德载物,柔弱不争,居下无为,谦虚谨慎。
但是这两家中间不是截然分开、绝对对立的,它是包容的。
而佛家,就是在外围的那个圈,一个字就是代表空。两个眼睛和S曲线代表什么?中庸。黑点是阳中含阴,白点是阴中含阳,S曲线处在中间,代表中和。
所以儒家是站在阳刚的立场上讲中,叫中庸,中庸是最高明的境界;
道家是站在阴柔的立场上讲中,叫中道,中气以为和。佛家呢,是站在空境的立场上来讲中,叫中观,空即是中。
来源:易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