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诗的小螃蟹教案 教你七天,你就会写诗!(第三天)


                           辨“四声”,调“平仄”

  

 


 

  汉语语音通常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构成,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其中以高低、升降为主要的因素。汉语有声调,是其一大显著特点。比如同一个音qing,按现代普通话,就可以读出“清、晴、请、箐”四个声调来。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与现代汉语的四个声调有所不同。格律诗词正是利用了汉语的这个四声特点,让不同声调的文字搭配,从而构筑生出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四声,就是汉语的四个声调。但需要指出的是,古典诗词中的四声,并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的四声,而是指古代汉语的四声(关于按即现代普通话写格律诗词是否恰当,仍处争论中,这里不想多谈)。
  

  汉语在其历史发展与沿革过程中,音、声都是不断变化着的。音韵学家们把汉语的读音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涵盖范围为周秦及两汉)、中古音(自魏晋南北朝,以迄于唐宋)、近古音(元明至清末甚至包括民国初)、现代音(民国至现在)。

  我们现在所说的依据古代汉语区分四声,主要指的是中古音系统的四声(北曲除外,北曲按近古音),中古音系统以《切韵》为代表,我们现在使用的“平水韵”就属于《切韵》体系的。这方面在第二天谈韵时已经做了一些说明。《切韵》系统的中古音,把汉语的声调分为四个,即:

    (1)平声:到后代逐渐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
  (2)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了去声。
  (3)去声:到后代仍作去声。
  (4)入声:这是一个短促的调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派入了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入声在目前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派入了其它几个声调之中。在有些地方,比如在广东、四川、江浙等地的方音中,部分入声读音依旧存在。
  关于古代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现在已不能详细知道了。依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关于四声,古人有一首歌诀,可以大致说明其高低升降的状况。这个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也是学习诗词格律的难点。不能很好的辨别四声,对于写出符合格律的诗词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现在许多人学诗词格律觉得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与入声的掌握上比较困难有关。呵呵,那既然要学习,还是多下点工夫吧(关于入声有一些规律可循,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很容易懂了。平仄只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至于为何这样划分,古人就是这么定的,我们现在写诗填词可以不去管它,知道哪是平声、哪是仄声,知道平仄如何搭配使用就足够了。如果非要知道为什么,按王力《诗词格律》里讲,是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如此便形成了两大类型。
 在诗词中,不同平仄声调(有些词还要区分四声)的文字交错配置,那就能使句子的声调丰富起来和多样化,不至显得单调,构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与平仄谐和,形成一种音乐般的美质。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搭配,可以概括为如下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错落规则在格律诗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杨万里《霰》中的两句:

  寒声带雨山难白,
 冷气侵人火失红。

爱写诗的小螃蟹教案 教你七天,你就会写诗!(第三天)

    其平仄错落搭配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本句中双音平仄交错,对句中平仄对立。

   最后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对于诗:平、上、去、入是互不通押的;对于词:上去声可以通押,但与入声一般情况下(某些特殊规定的词谱除外)是不能混押的。有些词规定必须押入声韵,还有些词对于某些地方的用字不仅要区分平仄而且要区分上、去声,因此学习古典旧体诗词不仅仅是能够辨别平仄就可以的,对于四声的辨别也应该明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1951/747263219074.html

更多阅读

教你如何追求心爱的女生 我心爱的小马车教案

教你如何追求心爱的女生——简介男人追女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同的女人想要不同的手段,这样子才能手到擒来,以下是小编例句的几个攻略。教你如何追求心爱的女生——方法/步骤教你如何追求心爱的女

转载 《诗歌扫盲帖.格式篇1.0版》不会写诗的必看 国际扫盲日

原文地址:《诗歌扫盲帖.格式篇1.0版》不会写诗的必看作者:冷饭本帖由国际诗歌协会旗下世界诗歌扫盲小组授权冷饭转载国际诗歌协会中国官方网址WWW.国际诗.COM1诗歌起源:根据最新研究表明,诗歌是从绘画演变而来。人类初始,还没有文字。便

读诗与写诗的相互砥砺 形容砥砺前行的诗句

读诗与写诗的相互砥砺宫白云  我对读诗的迷恋,有时甚至超过写诗本身。读诗不仅给我带来经验,更多的是那种现场感的共鸣与愉悦,当诗歌中的某段意境,某个意象,某种情绪,某个句子突然触碰到我的神经或心灵,我不仅会击掌叫好、反复的咀嚼,更

写诗的方法 最有意境的十首现代诗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

声明:《爱写诗的小螃蟹教案 教你七天,你就会写诗!(第三天)》为网友潮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