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爱说“脏话”呢?
1、3~5岁是孩子的“污言秽语”敏感期
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就是喜欢说“臭屁股”“臭粑粑”“打死你”等成年人难以启齿的不文明的言辞。孩子长到3~5岁会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所谓的“污言秽语”。他们注意到,他们说的这些话能让成人产生强烈的反应,便越发地喜欢说这些话。特别是一些关注饥渴的孩子,他们会通过说“污言秽语”来吸引大人的关注。
另外,有些孩子在有挫败感或愤怒的时候也喜欢说“污言秽语”,因为相比一般的词,这些词更有力量,更多宣泄他们的负面情绪。
2、接触到不好的信息
经调查发现,孩子因为接收到动画片里面的信息,容易模仿里面的行为而变得爱骂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都会十分好奇,喜欢模仿一下大人、电视人物的行为,甚至他们不明白某一个动作的意义,就是觉得模仿起来很好玩。现在的信息发达,孩子通过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会接触到比自己年龄成熟的东西,例如一些暴力、污秽的画面及情节。在经常接触的情况下,他们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模仿。
3、家长的引导不当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是孩子的“标杆”,因此,父母的行为时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心理的。而且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模仿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讲脏话,那你就先学会“自省”,是不是你的错误引导,因为你喜欢骂人导致孩子模仿你的行为。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说脏话
1、对孩子的脏话,父母要忽略、淡化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说的话,父母不要太在意,他们并不真正明白“污言秽语”的意思,那些也不是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家长如果反应过于强烈,表现得过于紧张或气愤,孩子反而会觉得说脏话“很有趣”,甚至把脏话当成一种很特别的语言。也就是说,家长的强烈反应反倒会激发孩子反复地使用脏话。
所以,家长应尽量忽略、淡化孩子讲脏话的行为,让孩子觉得说这种话并不能得到特别的关注,一旦他们觉得说脏话没意思,就不会再故意去说了。
家长可以利用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的机会,让孩子知道语言的魅力,让孩子知道有些话让人愉悦而有些话让人反感,并尽量引导孩子使用文明的语言来表达情绪。
2、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如果家长说话粗俗,满口脏字,这就很容易使孩子去模仿。因此,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脏话时,要找出其说脏话的根源,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不良的环境。
3、教孩子宽容地对待他人的过失
许多孩子骂人其实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情感宣泄,父母应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与他人之间的磨擦,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
4、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孩子才能逐步纠正骂人、说脏话的不良习惯。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绪需要发泄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选择适当的宣泄方法,例如:鼓励孩子把不高兴、不愉快的事件告诉父母或其他人,以缓解心中的不快;鼓励孩子自我隔离来达到冷静;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