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预防感冒:
体质虚弱者――黄芪15克,防风5克,白术10克,大枣5克;
体质偏热者――蒲公英10克,板蓝根10克,荆芥5克,大枣5克,甘草5克;

体质偏寒者,平素咳嗽多痰,感冒后咳嗽加剧,久不痊愈者――法夏10克,陈皮5克,紫苏叶10克、紫箢1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保温杯内,开水泡服用。
●治疗风寒感冒的食疗法,具体做法是:糯米50克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白粥,再加入葱白7棵(约30克),生姜(最好是老姜)7片(约15克),共煮5至6分钟,然后加入米醋(最好是陈醋)50毫升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用2―3次,伤风感冒就会痊愈。
如果已患上感冒,中医又如何治疗?
首先要辨证施治。如果是风寒感冒,具体表现为:身体发冷较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身重、流冲剂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就要选择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药。如小柴胡颗粒,荆防败毒散(颗粒),葛根散颗粒,参苏感冒片。如果是风热感冒,具体表现为发热重、轻微发冷,头胀痛,鼻流粘涕或黄涕,咽喉疼痛,咳嗽吐痰黄稠、口渴、舌苔黄或薄白,就要选择清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冲剂)、银翘感冒片(丸或冲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柴银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预防感冒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要做到:
一、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二、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带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三、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四、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五、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六、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