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王朝时期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麒麟阁。麒麟阁坐落在未央宫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
霍光
霍光,字子孟,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卒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昭帝死后,霍光等大臣以太后的名义派车迎接刘贺入京登基,进京途中,刘贺派人掠取民间女子、财产,并让其属吏、家人都穿上刺史的官服,封官进爵,胡作非为。霍光遂联合杜延年、杨敞等人,十分慎重地写了一封奏章,列举了刘贺的种种劣迹,上奏当时主持汉室的十五岁的上官太后,并将刘贺召至未央宫承明殿,宣读了这封奏章,即日将刘贺废掉,并将其所属官吏统统收捕,随后又将刘贺发送回昌邑。而后,又将长期生活于民间的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之孙,十八岁的刘病已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宣帝。
张安世

张安世,(?~前62)字子儒。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张汤之子。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
韩增
汉武帝宠臣韩说之子,少为郎官,袭父爵为龙额侯,昭帝宣帝间官至前将军,本始二年,与田广明等四将军及校尉常惠击匈奴,将三万骑出云中,唯斩首百余级而还。张安世死后,继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赵充国
(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西汉著名将领。汉武帝时,赵充国因战功拜为中郎(皇帝的侍卫官),后升为车骑将军长史(军队幕僚的长官)。昭帝刘弗陵继位后,因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后将军(汉代有前、后、左、右将军,位同上卿)。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驾崩,赵充国因参与大将军霍光拥立刘询为宣帝有功,被封为营平侯。甘露二年(前52年)十二月病逝,享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
魏相
(?-前59)字弱翁,济阴(今定陶县东王店乡魏胡同)人,西汉著名大臣。他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河南太守、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霍光死后,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治郡有方,深得民心。公元前65-前61年(元康年间),匈奴不断派兵扰乱边关,由于魏相的建议,皇帝未动用武力而使匈奴归服。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与丙吉同心辅政,君臣交泰,人民安乐,视事九年,于公元前59年(汉神爵三年)卒,谥宪侯。
邴吉
邴吉字少卿,鲁国北海人,曾官廷尉监,光武省右监。“巫蛊之祸”爆发,当时的废太子刘据和他的儿子史皇孙刘进均因此被杀,其孙刘进的儿子刘病已(即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刚刚出生不久,就被投入大牢。案发后,廷尉监邴吉被调到京城负责处理废太子刘据案,邴吉知道太子是被诬陷的,怜悯这个刘病已无辜的婴儿,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皇重孙。后来武帝病了,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便派遣使者,命令将监狱中人一律处死。使者夜晚到来,邴吉紧闭大门,说道:“皇重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到了天亮,使者无奈回去回复,武帝此时也清醒了,说:“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昭帝时曾任大将军长史。地节三年(前67),立皇太子,丙吉充任太子太傅。几个月后,升任御史大夫。五年后,代替魏相当丞相),五凤三年(前55)春天,丙吉病重。死后封为定侯。
杜延年
(?~52年)字幼公,南阳杜衍人。昭帝初补军司空,拜谏大夫,封建平侯,擢为太仆右曹给事中。宣帝时坐霍禹免官,后召拜北地太守,徙西河太守。五凤中拜御史大夫,卒谥曰敬侯。杜延年是武帝时御史大夫杜周少子。霍光每处理奏章,每有疑惑,则咨询于杜延年,杜延年评其否,则压下不报。奏章由尚书下发除交丞相御史大夫外,并交杜延年的官署太仆寺,每有异议,则由杜延年与丞相御史大夫共议处理。后霍光死,霍氏尽诛,杜延年也以霍氏旧人为宣帝寻事黜退。后来重新起用为西河太守,滞位于此很久不得升迁。丞相丙吉死的时候,荐杜延年才任丞相。最终杜延年死于御史大夫任上,谥为敬侯。
刘德
刘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昭帝初,为宗正丞,杂治刘泽诏狱。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宣帝继位,以定策赐爵关内侯。
梁丘贺
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朝廷让京房先生推荐一名学生到朝廷做官,京房就推荐了梁丘贺。官大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宣帝时,立为博士。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籀以梁丘氏章句》一卷。其子梁丘临,继承家学,后也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汉昭帝时官至黄门侍郎,亦精《易》学。
萧望之
(?—前47)字长倩,东海兰陵(今属山东苍山)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霍光死后,历任谒者、谏大夫、丞相司直,复为左冯翊以展治政才能,3年后迁大鸿胪。前60年,劝止宣帝欲与乌孙国联姻。次年,代丙吉为御史大夫。前57-前54年,匈奴内乱,帝及众臣欲诛伐,又以和议谏止。后因故左迁太子太傅。及宣帝病危,被选为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为辅政大臣之一。元帝即位后,更被尊重,赐爵关内侯,食邑600户,只每月朔望上朝。后因旧怨被遭宦官弘恭、石显等所诬入狱,不从,饮鸩而死,终年60余岁。
苏武
(前140—前60)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