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新生儿中50%的足月儿及80%的早产儿会出现黄疸,所以新生儿黄疸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要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首先要区分宝宝患有的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一、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现象,表现为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但到了1-2周后就会消退。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接受专门治疗就能自行康复,愈后也不会有后遗症。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则较为严重,很可能会引起核黄疸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宝宝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且2-3周仍然不消退,甚至继续加重或复发,又或者是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黄疸的话,就属于病理性黄疸。
所以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治疗,防止呼吸衰竭和核黄疸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三、如何自我判断黄疸严重性
我们知道,在医院里有经皮测胆仪,还有抽血查胆红素水平,来监测黄疸是否异常。但是很多妈妈会担心,在家里怎么监测宝宝的黄疸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在家做一个粗略的判断。
根据临床发现,不同部位、不同面积的黄疸和体内胆红素的水平是有一定相关性,黄疸通常是从脸部、头部先出,然后遍及全身,最后到手心脚心,根据这个特点,总结出了一个粗略的估计方法:如果仅仅是头部、脖子发黄,血液内胆红素大概是6mg左右,如果上半身发黄,胸部或肚脐以上发黄,血液内胆红素大概是9mg,如果黄疸继续发展,整个胸、腹、大腿直至膝盖以上发黄,胆红素大概是12mg,如果发展到膝盖以下的小腿,大概在12-15mg,最后如果孩子手心脚心都黄了,那就是非常严重的,胆红素至少是15mg以上,这个时候是必须要去看医生。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大部分家长进行粗略判断,但是也不是很准确的方法,更不能替代到医院进行胆红素测定。如果家长认为孩子黄疸比较重,或者自己判断不确切,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不要耽误孩子的治疗。
四、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
遇到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时,医院方面通常会采取这样的护理措施:
1.早喂奶、勤喂奶:
新生儿出生后在手术室即行早吸吮早接触5分钟,入母婴同室后在护士的协助下补做早吸吮早接触30 分钟。按需哺乳,最长间隔不超过3 小时。
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2.添加糖水:
如出生24 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 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以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3.新生儿游泳:
出生后24 小时的新生儿一般在喂奶后1 小时用特定的游泳圈,在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的看护下每天早晨游泳(水温38℃)一次,每次10~15 分钟。
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4.新生儿抚触:
抚触是用双手对新生儿的各部位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按摩,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即可开始皮肤抚触。可在洗完澡、游泳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两次哺乳中间、新生儿不饥饿不烦躁时进行。
新生儿抚触可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了解更多孕产育儿知识,欢迎搜索怀孕学堂微信公众号【怀孕学堂】,为你准备了全面的母婴知识,多位妇产科专家在线解答,在线指导。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



